? ? ? ? ? ? ? ? ? ? ? ? ? 閱讀前
? ? ? 剛剛與親人相聚,暢談孩子的未來,老人的身體,一切安好,是我們所有人的心愿。歡聲笑語,濃濃關切,團聚的日子總是那么的美好!離別后,各回各的家,期待我們再相聚。
? ? ? 回家后我馬上拿起書,開始今天的閱讀。一直在讀李教授參與寫作的論壇綜述,從中深感教育專家對班主任研究的一步步深入,論壇時間變長,觀點更加廣泛,更加明晰,從中體會到班主任研究的重要性、價值性。
? ? ? 持續的閱讀,讓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本書,越來越喜歡現在的自己!
? ? ? ? ? ? ? ? ? ? ? ? ? 閱讀中
? ? ? 這篇文章是第三屆圓桌論壇綜述,在閱讀第一段落時,我總會與前面的論壇綜述進行比較,看看有哪些變化?突出什么主題?為后面的閱讀做一些鋪墊。本屆論壇教育科研機構、專業研究人員、雜志社增多,時間也由以往的一天增長到一天半,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來自山東省、河南省學校的一線教師參與論壇,感覺很接地氣。論壇主題定為“聚焦班主任政策”,班主任都有哪些政策?這些政策會對班主任產生哪些影響?與學校、班級如何融會貫通?政策、理論和實踐有什么關系?帶著心中的疑惑展開閱讀,是我經常采用的方法。
? ? ? 一、班主任的“主業”與“副業”
? ? 班級管理與學生教育是班主任制的核心,然而班主任有著多重角色定位,要做思想引領者,學業輔導者、生活引導者、心理疏導者和生涯向導者。除了教育責任,還有管理責任、還有指導學生行為責任。到底哪些是班主任的“主業”,哪些是班主任的“副業”?班主任工作量之大,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還要參與一門或兩門或多門學科的教學,哪頭輕哪頭重很難把握,心思放在教學上,班級管理就會出現漏洞,放在管理上,課堂教學就會出現問題,兩者結合是最好的方式,然而很難在某一方面做出成績。但也有特例,兩方面做得都很優秀的班主任,也是我一直學習的榜樣。班級管理促進課堂教學,只要把班級建設好,學生才會有序地參與學習。基于這一點,對于眾多班主任該有怎樣的制度支持,有研究者認為:班主任制度變革的新動向有:多班主任制、專職輔導員和全面導師制,以此來減輕班主任的壓力。同時建立專職班主任制,回歸班主任的教育立場,讓班主任工作成為“主業”。
? ? ? 二、班主任的新學習平臺
? ? ? 一味地蠻干,總是看不到希望,班主任工作需要實踐與理論的深度結合,需要實踐與理論的創新。每一屆圓桌論壇都強調大學教師與中小學班主任要形成合作,一起開展研究,實現理論和實踐的互動,幫助班主任提煉、梳理實踐經驗,提高班主任的專業素養。隨著科技的發展,當前網絡的發達,班主任們不再僅限于通過外出學習培訓,聽專家報告這一種形式,還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等眾多社交軟件搭建起班主任與教育研究者的學習平臺,就算再偏僻的山區,只要有互聯網,只要你想變得更專業,就可以參與研究。同時現在的教育傳媒與傳播平臺都可以與班主任建立合作關系,為其專業成長提供幫助。在我的發展歷程中,雖進步緩慢,但與之前的自己比較而言,有了很大的突破,開始站在學生的立場組織活動,開始重視學生建議,開始站在舞臺上講述我的教育理念,開始深入閱讀專業書籍,開始嘗試寫論文,發表論文。這些改變都是來自于在“鄉村班主任工作與發展研究”微信群體中的學習,以及李教授為我們搭建的專業雜志成果交流平臺。《新課程評論》就是我特別喜歡的雜志之一,2019年我已訂閱全年。
? ? ? 三、班主任的新理想
? ? “明晰班級、學校、教育的新理想”是本篇綜述第三部分的小標題,我借用了其中的“新理想”一詞,想談一談針對當前教育新局面,我理想中的班級、學校,教育是什么樣子的?
? ? ? 理想中的班級。“班級是教師和學生的精神家園。”我理想的班級是讓每一個孩子都生活在一個有序、有愛、有追求的集體中,每天快樂學習,幸福生活。我們共同努力創造豐富多彩的班級日常生活,實現生命的成長。同時班級的大小事物皆有所有人共同解決,把班級建設成一個學習共同體,生活共同體,生命共同體的精神家園。
? ? ? 理想中的學校。此綜述并沒有談及未來的學校將變成什么樣子?但我理想中的學校應該是學生和老師的樂園,一個學校應該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教育理想,應該有一隊以身作則、識才善用、敢于擔當的“領頭雁”,應該有一群充滿愛心,充滿活力,熱愛工作,敢于挑戰的教師團隊,應該具有和諧、民主、平等的學校氛圍。這樣的學校,任誰在這里都會感到愉悅。
? ? ? 理想中的教育。教育體現人的“自然生命”、人的“社會生命”和人的“精神生命”,教育面對的是發展中的人與事,教育不應成為維持現實生活的工具,而應是引領人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我理想中的教育應當引導學生生活向前發展,創造美好未來,學生的生命價值體現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 ? ? 四、班主任的研究新范式
? ? ? 很多班主任雖然抱怨津貼少、工作量大等一系列問題,但仍愿意做班主任,這是為什么?我憑自己的感覺認為班主任與學生的長期相處中,獲得了情感能量的價值。班主任與學生的師生情可以很長久,就如這本書中《班主任:以“愛”滋養學生終身發展與存在可能的生命牧者》一文中提到的段文蘭老師與她的學生,50年的時間也沒有忘記這份師生情誼。既然有情感的牽絆,班主任們就要為了學生發展不斷努力,不斷成長。有研究院提出班主任成長的兩條路徑:知識更新與實踐變革,并意識到要將兩條成長路徑融合,形成一種可能的研究范式――“做讀寫聽說”。這五字真言早已侵入很多班主任的內心,這是李教授常教我們的專業學習、發展的方法。我理解為:做關于實踐,讀關于讀專業書籍,寫關于反思總結寫作,聽關于參加培訓,聽專家報告等,說關于表達與分享。只有多閱讀、多思考、多實踐、多分享,教育的敏感會自動找上門來的。
? ? ? ? ? ? ? ? ? ? ? 閱讀后
? ? ? 用心讀,勤思考,再動筆,讀后感越寫越順。這幾天的閱讀也許是因為篇幅短的緣故,也許是自己在讀中靈感突發,用時從7、8小時縮短到5、6小時,感覺自己快了許多。真是越讀越想讀,越讀越開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