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之美
? ? ? ? ? ? ? ? ? ? ? ——墨村
? ? ? ? 詩歌是語言藝術的珍品,《再別康橋》更是現代詩歌史上的佳作名篇。
? ? ? 全詩共分七節,二十八行。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始,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結。盡展語言藝術之美。
? ? ? ? 在第一節詩中,詩人選取“云彩”為意象,以“作別西天的云彩”結句,既點出了作別的時間是在傍晚,又點出了離別的氛圍,照應了詩歌題目中的“別”字,含蓄、委婉,充滿了美的想象。一天之美,美在早晨,美在傍晚,美在月夜。可是早晨似乎太積極,朝氣勃發,夜晚愁緒又似乎太濃,所以最好是在傍晚太陽西斜,晚霞遍灑,一天將盡的時候作別,最美,最有詩意,最符合離別的氛圍,也給全詩奠定了情感的調子。在這節詩中,詩人用詞輕柔、飄逸、重疊,句法反復,反反復復,滴滴答答,如夢似幻,躡手躡腳,怕驚擾,怕打碎,怕別離,富有節奏感,偶句末合轍押韻。
? ? ? ? 詩歌第二節,以“金柳”、“波光”為意象,敘述角度在康河河畔美景之美,自己的歡喜、留戀。詩人把“金柳”比作“新娘”,新鮮,活波,展現了柳之柔,之媚,之多情,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夕陽中的柳枝,柳枝般的新娘,西方式一席晚霞照耀下的白紗新娘。后一句,康河、柳、新娘、和倒映在康河中的柳,交相輝映,夢幻奇特,意境優美。兩句詩,意境融合,互現描寫,手法高超。如此美景,美境,怎能不在詩人心頭蕩漾。
? ? ? ? 第三節,視角轉移,由康河兩岸而康河之中。選取康河之“柔波”、“軟泥上的青荇’,采用擬人化的修辭手法。用招搖一詞,而不用招手,既是為了押韻,又有水草被水吹動的柔媚姿態,向詩人招手,更具靈動活潑之美,生動、形象、可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詩人徹底被康河之美所打動,甘心情愿成為康河之一份裝點,沉浸、幻化成康河之千萬分之一。如夢似幻。
? ? ? 第四節,再取康河中之“潭水”“浮藻”意象。明明是潭水,是清泉,卻反其道而說,“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否定,一肯定,類贊美曲子之“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贊美語氣更加強烈,更夢幻。也和第一節意象之“彩虹”相契合。康河水的流動,浮躁的飄搖,彩虹的變化不定,像夢的被揉碎。修辭上又是達到了無可比擬的高超自然境界,似偶然一筆,自然而然,其實妙處無窮,意境豐滿。通感的修辭,把彩虹在水中的倒影,這個視覺化的形象,轉化為可以感覺、可以觸摸、被揉碎的一個動態的畫面。直追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表現力。“揉碎”一詞,還為后面“尋夢”“別離”做了情感上的鋪墊。
? ? ? 第五節,“尋夢”。一支長篙,一叢青草,向上游漫溯,兼具東西方詩境的美。有康橋的美景之美,有古典詩詞的優雅之美,“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青青河邊草,悠悠思遠道”。在遍灑星輝的寧靜的夏夜,在清涼的朦朧的康河之上,詩人在康橋的種種生活經歷現在眼前。如夢似幻,似假亦真。康河的美景,文學的激蕩,徽因的情愫——多情的詩人在吟誦詩歌的時候不會不想到那個弱柳扶風、飄搖美好、多情多才的女子吧,一起涌現。“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也是高超的通感手法,與李清照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相通,詩人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古代歌詩相通,詩人想要放歌,又何嘗不是想要吟詩呢?
? ? ? ? 第六節,可是畢竟是要別離了,在美的夢總有醒的時候。情感到此,為之一轉,“但我不能放歌”,不要驚破這美好、易碎的夢,要離別康橋,離別曾經的夢幻的、美好的生活了。“悄悄“地像個小賊似的要偷偷地來,偷偷地走。你不是我的歌,你怎懂我的心。詩人要帶著自己心中最隱秘的情感,悄悄地來,悄悄地走。可在意象的選擇上,使用中國化、古典化的意象,管弦樂器“笙”“簫”,把“悄悄”比作“笙簫”,比喻新奇,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無形為有形。又回到康河,夜晚,寧靜,夏天的小蟲子,也知道了詩人的離別,也為之傷感,擬人。“沉默”“沉默”“沉默的是今晚的康橋”,可見詩人的徘徊,詩人的戀戀不舍,詩人的神情凝重。
? ? ? 第七節,和第一節在章法上相呼應,詞語上相照應。又緊承上一句“沉默”一詞,使用“悄悄”的疊詞,再重復,在音節上,情感上敲打著、感染著讀者。后兩句“揮一揮”點題,“衣袖”現詩人的形象。明明在客觀上什么也帶不走,可就是在主觀上說“不帶走一片云彩”,可見對康橋的美的呵護,對康橋的夢的保護,在離別之時還是戀戀不舍。新月派的三美主張,得到了彰顯。
? ? ?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說“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越世愈淺,則性情愈真”,又說“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結合徐志摩的悲劇人生經歷,以上論斷,亦當適用。
附錄:
? 再別康橋
? ? ? ? ? ? ?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袁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 ? ? ?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六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