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余華的小說《活著》里,春生和福貴來到城里,春生說:“我要能開上車子,比什么都好!”而福貴說:“我要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兩位好友后來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向:一個追尋高度,一個追尋寬度:一個當官,一個回家。
人生有四個維度:
高度,是事業的高度,終極價值即影響力與權力。比如當官,做總裁。
深度,是專業的深度,終極價值即卓越與智慧。比如日本的米其林三星餐館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每頓飯最低要消費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26元)。
寬度,是生命的寬度,終極價值即愛與和諧。你的父母,愛人,孩子,朋友,陌生人,你都依靠著他們的愛沐浴著你的生活,他們中誰都不能少。
溫度,是生命的溫度,終極價值即自由。你想做你喜歡的事,去喜歡的國家旅行,你有你自由的夢想,以激情與熱度投入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四個維度里選擇。或許最糟糕的莫過于不選擇。而我們最害怕的莫過于把日子過成了最不想要的。閉上眼睛,想一想你10年以后,30年以后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吧。
上帝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你的時間在哪里,你的收獲就在哪里。你在高度上付出了時間,你在寬度上就失去了愛與和諧。你的深度上付出了光陰,你在溫度上就少了色彩。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生命有無限可能,世界無限精彩。其實,我們的選擇背后是有失去和代價的。
選擇遠走高飛,就必定將家人和朋友丟下;選擇事業有成,就必定舍棄了自己的時間和自由。
我們需要平衡他們,再做出選擇。
比如你說我28歲了,是該結婚生娃還是繼續工作呢?
這就要問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了,如果你希望十年后,孩子可愛,老公疼你,你就選擇了人生的寬度,那么在高度和深度上面,畢竟需要有些許舍棄。
如果你要事業有成,那你要繼續在職場里拼殺,有一天你的名片頭銜有個帶“總”的字眼,這樣你就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奉獻給家人。
人生需要一個想象,然后需要這樣一份剛剛好。
剛好,我想要安定結婚的時候,遇到一個想要的你;剛好,我想要職場沖刺的時候,遇到一個帶你的老板,剛好,我想要放松自己的時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遇到不是隨便便便就遇到,遇到是做了好多的功課。你一定是分手幾次,相親無數,億萬人群里才看到了他吧;你一定是網上投遞簡歷幾千,朋友介紹才認識那樣一位好老板吧;你一定工作了好幾年,存了好些錢,才有資本買張機票說走就走吧~
我們需要點時間來做做準備。而每天都可以做這些準備。
我也是來到了國外才有這么大的感觸,我們一路在得到的時候,也一路在失去。
相比之下,兩年前的自己還做不出好吃的飯,認為做不到的事情也不會去嘗試,迷茫又痛苦,不管是感情上還是生活上,猶猶豫豫,拖泥帶水。
而如今,我可以自己買菜做飯,味道還可以吃到很飽。不再害怕不確定的未來,我認為凡事都會走過去的,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好故事呢?好的當做收獲,壞的當做經歷。
我也不再害怕誰誰誰離開我,失魂落魄的感覺。我知道這個世界上,能依靠的只有家人和自己了。而出國了,能依靠的也只能是自己。
從前,我害怕走進婚姻殿堂,因為看到太多離婚的例子了,嚇得我對婚姻失去熱情。
現在,我滿心期待有個人能在這個時候走進我的生活,我有能力可以和他坐在一起喝一杯咖啡,我可以煮飯給他吃,也可以和他一起運動,或者在某個下午討論一本書,看一部電影。
而且他的樣子越來越清晰的在我腦海里,他一定會是一個有內涵有些品味的人,我不希望他是個事業有成的人,我只想要他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有吃飯的資本,而其他的希望便是:他有一些自己的生活樂趣或者愛好,比如寫作,比如攝影,或者其他什么修身養性的。他可能是個長相斯文的“敗類”,也許會帶著眼鏡,身高也許在我穿上高跟鞋的時候和我剛剛一樣高。他也許是個公務員,也許是個老師~天啊,之前我媽就給我介紹這樣子的人,我說聽著職業都不喜歡。我咋變了?還變化這么大?講真的,我不希望他經商,真的太累了,不適合有家庭。我不喜歡話特別多,一直講講講的男人,只要那份剛剛好。
或許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努力工作之外,有一個這樣沒有多大壓力的老公,再生兩個小孩,父母健在,妹妹也幸福,我的人生就完美了。
我想,這樣的要求不高吧,離我家近最好了。嗯,我好像真的成熟了。開始變得戀家了,以前只想走遠一點,現在一心想回家來。
朋友,如果你看到我今天寫的這篇文,也可以將符合條件的人介紹給我,至少我在準備迎接著他的到來了。
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