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七零后最會講故事的臺灣作家——許榮哲,他的《小說課》一書中就告訴你:問自己七個問題,就可以在三分鐘之內,講出一個有頭有尾、有沖突、有轉折的精彩故事。
你會相信嗎?你可能為編造一個故事費盡腦汁,花費幾天時間而無所收獲。心里肯定非議,這是吹牛吧?
方法比努力重要,有時候是真的。他在文中寫到了七個問題:
問題一:主人公的“目標”(動機、理想、愿望)是什么?
問題二:他的“阻礙”(內在、外在)是什么?
問題三:他如何“努力”(自身努力和借助外力)?
問題四:“結果”如何?(通常是不如意的結果)
問題五:往往在主人公失望的時候,就會出現什么“意外”來改變結局?
問題六:意外發生,情節如何“轉彎”?
問題七:最后的“結局”是什么?
他總結出了講故事的公式: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7.結局。
中國的故事是以情節取勝的。曹文軒在《開講啦》中講道:寫故事就是拼命地折騰。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不斷折騰的故事,才能不斷地吸引讀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別人成熟的經驗,我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掌握了講故事的公式,你也可以成為故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