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賈鈺華教授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株洲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 薛芳芳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外科副主任醫師 賴梅生教授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溫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 主任醫師 金晨慈教授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中醫腫瘤科主治醫師 劉傳波醫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 盛海忠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中西醫結合腎內科主治醫師 王濤醫生等
提到“上火”,幾乎人人都經歷過:嘴角長泡、牙齦出血、咽喉腫痛、尿黃便秘……去醫院小題大做,硬扛又坐立不安。“上火”在干燥氣候(冬天)及連綿濕熱天氣(夏季梅雨季節)時更易發生?,F在正值夏季,是“上火”的高發時期,如何保養防止上火?如何正確對癥治療?中醫還是很有講究的,下面就從中醫的角度,針對上述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解答。
什么是上火?
“上火”為民間俗語,又稱“熱氣”,可以從中醫理論解釋,屬于中醫熱證范疇。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因此所謂的“火”是形容身體內某些熱性的癥狀,而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證候。具體癥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
“上火”(熱證)的臨床表現有輕有重,常見的重癥如中暑,多在處于溫度過高、缺水、悶熱的環境下時間過長所致,可出現發熱,甚至昏迷,是一種典型的外感火熱證。而通常所說的“上火”一般比較輕,多屬于中醫熱證的輕癥,如不伴有全身熱性癥狀的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這種情況內生的火熱情況比外感火熱多。如工作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易從內生火。
上火有虛實之分
火有虛實之分:實火又叫陽亢,即陽氣太過旺盛;虛火是指體內的陽是正常的,但陰液被過度消耗,陰不足以制陽,故陰虛火旺。實火虛火都會導致喉嚨紅腫、小便短赤、大便干結、口干、舌紅等不適。
實火臨床表現:面紅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鼻衄出血、耳鳴耳聾、癤瘡乍起、身熱煩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紅苔黃、脈數。
虛火臨床表現: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可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氣虛內熱)兩型。陰虛火旺多表現為潮熱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脈細數。氣虛火旺常見癥狀有全身低熱、午前為甚、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脈大無力、舌淡苔薄。
五臟六腑都會上火
按照五臟學說來分,“火”又有心火、胃火、肝火、肺火、腎火之分。
無論哪一種火,都有虛實之分,如果不加以區分而盲目清火,非但不能下火,甚至火上澆油更傷身體。
心火
虛火主要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口干、舌尖紅。虛火可用生地、麥冬。
實火的癥狀是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煩躁、舌尖紅等。實火則需用苦寒之物,如黃連瀉心湯。
胃火
實火為上腹部不適,伴有多食易饑、口干、口苦、煩躁不安、大便干結、牙痛、牙齦出血、鼻出血、舌紅苔黃等。胃實火可適量吃些海帶根、西瓜。
虛火則表現為口渴、飲食減少,時有輕度腹脹、低熱或潮熱、大便干燥、舌紅少苔或無苔等,可適量吃些蜂蜜、梨汁、甘蔗汁等。
肝火
肝實火旺,除了眼睛紅、腫、疼以外,還會煩躁,很容易發火、口渴,大便干燥。可用決明子泡水喝,如果癥狀再重一點可用野菊花泡水喝。
肝虛火是眼睛發澀,此外還會有手腳心發熱,內心煩躁,后半夜睡著的時候出汗。可用枸杞15克,加杭白菊一起泡水喝,還可以將黑芝麻炒熟吃。
肺火
肺實火通常伴隨感冒,若咳黃痰、嗓子疼、口渴、大便干燥,喜涼食,則基本可確診肺實火。
肺虛火主要是久咳不愈,咳嗽無痰或少痰。肺虛火又分燥熱和虛熱,燥熱者干咳無痰,或有口渴,多發生在感冒發燒以后。陰虛肺熱者手腳心發熱、盜汗。
腎火
腎火一般多為虛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松動或疼痛、傍晚口干、煩熱、失眠、盜汗、多夢、男性易遺精,有時甚至尿道灼痛、腰膝酸軟或脛骨痛、足跟痛等。
哪些食物和水果容易導致上火?
許多腎病患者本身就是“有火”的體質,并且往往會在“上火”后加重,比如出現咽干咽痛、口干口苦、牙痛、面部痤瘡等,所以需要避免一些容易上火的食物,減少上火的發生,對于腎病的治療、預防病情進一步加重或者復發,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比較常見的容易上火的食物。
一、水果類:荔枝、橘子、菠蘿、桂圓、石榴、榴蓮、芒果等屬于熱性水果,易上火;櫻桃、葡萄等也有人會上火;
二、肉類:常見的除鴨肉、河魚屬涼性外,雞肉、豬肉比較平和,牛羊肉、海鮮等都容易上火,海鮮有些人還容易過敏;
三、調料:蔥、姜、蒜、辣椒、酒、胡椒、花椒、茴香、香葉、砂仁、草果等這些常見的廚房調料都容易上火;
四、烹飪方法:油炸、火烤、熏蒸、腌制的食品都容易上火,火鍋、麻辣燙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五、各種酒類都容易上火,尤其是一些中藥藥酒,基本都是用溫熱性中藥泡制而成,更加容易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