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在上學的時候,你的老師一定給你帶過一些“雞湯”來鼓勵你,比如 “一萬小時定律”這個被成功學大師奉為圭臬的理論,還有只要努力就有回報的以偏概全的理論,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為什么你看上去那么努力,卻沒有進步。
努力有回報的前提是,在正確的方向上用正確的方法努力,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南轅北轍的結果。 “一萬小時定律”被一些人曲解了,一些所謂的“成功學”大師斷章取義,在演說的時候只強調了練習的時間而沒有強調練習的質量。讓一萬小時定律真正產生效果的原因是有效的練習,或者是艾利克森所說的刻意練習。
來看一個例子,你學會了打籃球,但是你每次只是簡單的重復你的投籃,不去發現投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即使你打十年的街頭籃球,你同樣在原地踏步。如果你想掌握一項技能并且想在這項技能上不斷進步,那么選擇刻意練習是不二法寶。刻意練習的模式是這樣的,任務難度要適中,能收到反饋,有足夠的次數重復練習,學習者能夠糾正自己的錯誤。在上學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作業,有的同學做完作業之后會有良好的效果,而有的同學只是機械的做題,這次錯了下次還錯,刻意練習的一個關鍵點就是糾正錯誤。在練習過程中練習者會創建適合于他自己的心理表征,即屬于他自己的認知模式,比如不同人解決數學題目的心理表征是不同的,有的人會將某些公式記作解題的路標,另外一些人則把它看成是一種美食。刻意練習可以激活長時記憶,進而提高練習者的熟練度。你可能會忘記只坐過一次的公交線路,但是你對回家的路卻一直銘記在心。長時記憶的培養要點主要是以下三個,一是賦予意義,精細編碼,二是提取結構或模式,三是加快速度,增加連接。這類似于計算機存儲信息,只不過我們可以通過練習加快提取的速度,而一臺計算機的讀取速度在出廠時就被限制了。
對于成年人來說,學習一種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鏡中學習,這個過程的要點四個,一是找到一個學習共同體,二是將隱形知識顯性化,三是模仿榜樣,四是在不同情鏡中實踐,培養多樣性??桃饩毩暿且环N有目的的練習,它需要定義明確的特定的目標,專注的去做并且包含反饋,最后,為了提高自己,必須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當遇到瓶頸的時候可以嘗試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以便排除沮喪的情緒。
記住當你無法保持專注時,請一定要停下腳步,保持充足的休息。
除了有目的的練習之外,刻意練習的另一個要領是找到一個可靠的導師,這樣會使你事半功倍。無論是教學輔導還是健身教練,一對一的課程所花費的費用總會更貴一些,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經濟水平,還是請一對一更好。因為一個好的老師能夠及時的指出你在練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尋找最杰出的人作為你的導師當然是最好的,理想情況下,是找到客觀的、可復制的測量指標,以便前后一致地從普通從業者之中挑選出最優異的從業者。但是現實中往往比較難以實現,因此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水平及時的更換導師。
專注,反饋,糾正是刻意練習的精髓所在,將刻意練習的方式引入到教學中可以使教學更加高效,比如在課堂中引入及時的反饋的機制,記得在我上初中的時候,這種機制還不是特別的流行,因此當時的上課模式主要是老師在課堂上講,這種授課方式的缺點就是臺下的同學很容易走神。在我上學的過程中,許多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來判斷該學生是否適合學習,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就像《刻意練習》的作者所指出的那樣,學習只是發展潛能的一種方式,而潛能是可以被構筑的。
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培養都頗為上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在實踐中卻經常出現一些差錯,孩子喜歡鋼琴偏要他學小提琴,喜歡足球非要培養籃球,培養一個杰出人物的正確的做法是先讓孩子對某項事物產生興趣,然后讓其變得認真,全力投入這個項目中,經過大量的練習后開拓創新。
在上大學之后,我對之前受過的教育產生了一些思考,為什么我能堅持到現在,而沒有像我的兒時伙伴一樣中途輟學或者是沒有考上大學,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當時的處境其實很危險也很微妙,每一步都要走的剛好。幸運的是我當時沒有考慮那么多,而現在我終于發現了隱藏在背后的規律,或許這種模式或者理論對更多的人有所幫助,也希望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后可以正確的努力,不被所謂的基因說所迷惑,基因的差別,還沒有達到完全影響你實現自我能力的程度,不要做我不行的自我實現語言,你應該說,我可以做到,只要我找到正確的方式,那么就會世上無難事了。
最后,推薦大家閱讀《刻意練習》,這本書適合追求變得更好的人,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