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減輕大腦壓力?
每天總是有非常多的信息經過我們的大腦,總想要記住其中的大部分,認為它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用到。但是我們的大腦非常智能,他會幫我們清理掉大多數信息,以便可以保證大腦正常運轉處理其他信息。看完一本書,發現其中有好多值得記住的內容,可是過段時間后大多數內容都會遺忘;冰箱里的牛奶快沒了,告訴自己今天晚上路過超市時記得買牛奶,可晚上回家后看到冰箱才想起來;工作中的任務總是一件接一件,一直將它們保存在自己的大腦中,結果某天就忘記了重要的一項任務。當任務越來越多時,大腦感到疲勞、煩躁,會對個人生活會造成相當的影響。
If I wait for just a second more
I know I'll forget what I came here for.
-- Yaz, "Nobody'd Diary"
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井然有序,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能讓自己效率更高,更有成效,而承受的壓力反而更小。前幾天看了道格拉斯·梅里爾的《Google 工作整理術》,實踐了其中的一些方法,大腦確實輕松了一些。下面的內容主要是個人認為可以嘗試的好方法。
有序組織原理
作者總結了 21 條他在有序組織方面的原理,不一定都適合你,但想要減輕大腦壓力、提高做事效率的話,是非常值得參考的。
- 為了實現大腦壓力最小化,要把生活組織得有條不紊。
- 讓信息盡可能快地離開大腦。
- 多重任務通常會讓你降低效率。
- 利用故事去記憶。
- 僅僅因為一直都是按照特定方式做某事,并不意味著就該永遠這樣做。
- 知識不是力量,共享知識才是力量。
- 進行組織安排時,要繞開的是實際制約而不是假性制約。
- 對自己要坦誠,但是千萬不要自我評判。
- 要懂得什么時候忽略制約。
- 在發動汽車前,一定要確切地搞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還要知道選擇什么途徑去。
- 在實現目標的方式上要靈活變通。
- 不要給信息歸檔,用的時候去搜索。
- 大腦中只保存真正需要記憶的內容。
- 大塊內容要化整為零。
- 每周拿出些時間回顧關鍵信息。
- 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組織方法。
- 在數字信息中加上相應的關鍵詞,以便日后容易找到。
- 盡量使用已經上手的工具。
- 及時加注解,有助于以后了解背景信息。
- 把類似的任務放在一起。
- 把工作和生活融為一體,而不是力圖在二者之間求平衡。
其中一些可能你已經在用了,可以找出那些你還沒有在用但是適合你的,然后去嘗試。
具體方法論
目標
在發動汽車前,一定要確切地搞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還要知道選擇什么途徑去。
知道自己的目標,有助于區分事物的重要與否,找到真正重要的事物去記憶與實踐。目標越明確、詳盡,實現起來就越容易。
做目的性較強的事時,一定要謹記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這樣就可以在偏離航道時盡早調整回來,減少不必要的亂晃。有了目標,就要做盡可能詳細的計劃,分解目標為一個個當下就可動手的小步驟。
天才是隨時隨地能把他的思想轉化為行動的人。 --巴爾扎克
一件事完成要經歷三個階段:
- 在大腦中預演;
- 具體實施;
- 事后復盤。
目標貫穿整個過程,在預演階段主要用來制定計劃;實施階段迭代計劃,根據事態發展調整計劃;復盤時對比目標與最終結果,總結經驗。
為了明確目標,可以問自己以下問題:
- 我真正需要首先實現的目標是什么?
- 我為什么要實現這個目標?
- 如果我不這么做,會出現什么情況?
- 我必須采取的行動是什么?
作者給出的制定目標的建議:
- 找個信得過的人,把你的決定告訴他,聽聽他的意見。這個人可以幫你發現工作中的邏輯問題和主觀偏見,不然的話,他也可以讓你增強信心,確信自己做出了很好的決定。
- 比較看看你的決定在不同情況下產生的結果。形象地展望一下這些結果,花點時間“現場體驗”一會兒,找找每個決定的感覺。
- 做好自己的調查研究。補充信息有助于你做決定,不過,不要走火入魔。沒有節制的過量信息實際上會讓你更難做決定。
- 針對你的決定可能產生的結果,列出所有的利弊得失,盡量按照重要程度把它們的優先次序排列好。
- 對于正在考慮的決定,把支持和反對的理由都寫下來。一天之后,再去閱讀你寫的內容,要大膽質疑自己所做的假設。
信息處理
我們的祖先在相當早的時候就發明了文字,用外在的物質來對抗記憶的不可靠。現在我們每天都會?被信息洪流淹沒,大腦早已不夠我們用來處理龐大的信息。人類的一大優勢就是善于發明和使用工具,現在的中國,從小孩到老人幾乎人手一部手機,而且時刻在我們手邊。它?毫不負責地將信息流輸送給我們,毫不理會這些信息會對我們的大腦造成什么影響。既然是工具,我們要學會合理地使用,讓它對我們提供服務,而不是成為它的奴隸。
處理信息的第一個步驟應該是根據目標進行過濾,將信息分類為:可忽略的內容、保存以備今后復習的和需要當場記住的。然后將后兩者收集起來,以便今后檢索。
過濾之后是收集,推薦收集信息全部都電子化,最好是保存到云端。電子化相對紙質的優點:
- 更易檢索;
- 更易分享;
- 不易丟失;
- 易于攜帶;
- 可保存的格式更多,如視頻和音頻。
還有其它優勢,以上是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推薦使用印象筆記,基本滿足以上所有優點,對于非文字信息,在旁邊加上關鍵詞以便檢索。
收集后要定期回顧加深印象,使其在需要用到時可以輕松記起。
搜索而非分類
對于收集后的信息,不用考慮怎么分類,存儲到哪里,只需加上幾個標簽,然后不分類文件夾直接保存。想要用時,根據關鍵字去檢索。存儲時不用思考應該放在哪里,查找時不用思考之前保存到哪里了,想要找什么只需相應的關鍵字去搜索就好。Mac 上有 Spotlight,還有更強大的 Alfred,Windows 上有 Everthing。使用印象筆記的話,既支持文件夾結構,也支持添加標簽,搜索能力也非常強。
專注
不少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并行處理事務,可實際情況是并行可能比串行還要低效。有兩件事,各自獨立完成需要 10 分鐘,不考慮相互影響的情況下并行做,也是在 20 分鐘后兩件事都完成了,可串行情況下,第一件事在第 10 分鐘時就完成了。這還是沒有考慮在兩件事之間的切換成本。
不管做什么事情,大腦都會把此前的長期記憶轉化為短期記憶,以此幫你解決問題。
把類似的任務放在一起,其中可能有可共享的短期記憶,減少切換的成本。隨手給自己加上以后轉換思維時需要參照的注解,這樣也可使思維轉換更易完成。
結語
只闡述了書中的部分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可以找到這本書看看。
生活井然有序可以讓你自由自在地充分體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