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思緒上心頭,欲記丁酉年元宵佳節(jié)和我的最佳拍檔于姑蘇城游玩二三事,遂錄下此文。
俗話說“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蘇州與我并不陌生,首游姑蘇城是在2010年,獨自一人帶個本子帶上手機背個包就出發(fā)了,記憶最深刻的東山的陸巷古鎮(zhèn)。也是后來《橘子紅了》的拍攝地。
陸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被譽為“太湖第一古村”。王鏊曾連捷解元、會元、探花,其門人唐伯虎稱他為“海內(nèi)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王鏊母親姓陸,其村因此得名。
后來又票去了雨花勝境,也喚做東山植物園,路上一個老大爺指給我逃票路線,從山坡上繞過去,一個人進了林子,山上有大片橘子樹,橘子在太陽底下被曬得金黃,不想還驚擾了幾個亡靈的清凈,爬上了山頂自然就躲過了檢票處,一路下山游覽,巧遇幾位炒茶人正在一口口徑有一米長的大鍋邊揮著小鐵鍬,翻轉(zhuǎn)著鍋里的茶葉,看著茶葉由綠變墨,葉子從舒展遍稱卷曲,伴著陣陣茶香,來到了一個小馬場,馬場的草坪已經(jīng)變黃,再走下來是一些石獸像。
以上照片均系2010年所得。
說回此次之行,發(fā)起者是拍檔,參觀寒山寺,游覽虎丘山。
朋友道,寒山寺的楓橋夜泊碑最是有名。確是,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中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使得寒山寺廣為流傳。
是然,寺內(nèi)隨處可見楓橋夜泊碑,門票20,詩碑,鐘樓,藏經(jīng)樓,大雄寶殿。
風(fēng)和日麗,陽光明媚。
游覽后隨機找了一家面館,具體吃了什么面記不大清了,人均二十,加面不加價。
拍檔選的楓橋路山上的如家酒店也是絕佳的,雙人間130左右,大大的窗戶,白天曬太陽晚上望向窗外的安靜稀疏的燈火。
滴滴快車三塊錢到了虎丘,門票60,有著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傾斜的虎丘塔,傳說有著吳王闔閭墓的開口處的劍池,令人驚嘆的萬景山莊等景色。
巷口偶遇一只認真的演員
游覽結(jié)束回去又去了一家奶茶店,精致的歐式裝修,喝杯奶茶還送了一個提拉米蘇小蛋糕。
靜夜思,楓橋路
庶日憑著七年前零散的記憶重游木瀆,根本不記得去過的地方叫陸巷,只記得木瀆,所以只是賞游了木瀆。
一路過了橋,穿過小巷,駐足圍觀猜燈謎,走出古鎮(zhèn)遇到了飄香四溢的烤面筋,吃完去爬了對面的靈巖山,山上香客絡(luò)繹不絕,另一側(cè)的山下梅花開得正歡。
就這樣,此次蘇州之行算是圓滿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