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64109554_0_1.html
第一章:習得時代
“二語習得”。
實例說明:課外班,跟隨外教學習;在家看英文動畫片,大量閱讀。
“習得”很重要。第二語言在5歲以前學得,第二語言會和母語存儲在大腦的同一區域。
習得時代家長的任務:
l創設家庭迷你環境。家長說英語、看動畫、聽故事、讀原版書。啟蒙階段,家長通過“名詞指著說”“動詞TPR”來對孩子說英語,然后過度到說詞組和句子,然后讀分級讀物,讀完了可以給孩子報外教口語班。看動畫是從3歲起,每天看20分鐘,堅持到6歲,上學后改為偶爾看電影。聽故事,用眼要控制,在家大量聽有聲書,循序漸進,長期堅持。讀原版書,從分級讀物到章節書,廣泛涉獵,長期堅持。貫徹自由自愿讀、持續的魔都,讓孩子自己選書泛讀。其他的錦上添花的,比如聽英文童謠,唱英文歌,做英語游戲,看flash動畫,有聲pdf。
l為孩子收集到盡可能多的學習資源,讓孩子有選擇的空間。
知識點:
1.無意識的輸入時習得,是一種隱性的學習。外國環境:真實語境,交際需要,大量接觸,交流互動。要模擬這種處于目標語中的環境。
2.要尊重聽說讀寫的順序,不要讓孩子跟讀、背誦;這樣不尊重兒童的沉默期,逼迫兒童開口,越過聽說直接進入閱讀,這些做法都是有害的。
3.遵循“i+1”的可理解性輸入原則,在i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只加1,以達到理解。輸入要可理解。
4.語言輸入要大量、有意義、有興趣。二語學習者必須對習得的材料感興趣,能聽得懂,看得懂,知道說的是什么,愿意再聽或讀下去。習得要在不知不覺中,愉悅地進行。
5.尊重沉默期。
6.珍惜語音關鍵期。童子功
7.兒童母語遷移較少
第二章 用二語習得來審視英語學不好的原因
符合兒童的方法,就是“沉浸法”。
l習得,主要靠家庭。
1學習要系統,這個得靠專業機構
2在培訓班完成“學得”,在家完成“習得”。幼兒家庭習得占80%,上小學后學得逐漸增加,高年級達到1:1.
l課外班不可少
1、口語課堂提供一個輸出的環境
2、類似自然拼讀規則、語法規則、寫作需要在班里學
3、學習有同伴很重要,集體好過一對一
4、課外班有自己的體系
l中教vs外教,中教的局限性
1輸出有錯誤
2圍繞語法展開教學,學生輸入量很少。談不上用英語來學知識
3語音語調受中教影響很大,中國腔。
結論:讓孩子跟外教學,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習得。前提是孩子有至少1000詞的聽力詞匯量,能夠充分吸收外教的輸入,外教也是合格的、有資質的老師。
l選擇專業的外教老師:
1是否明確交代了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并完成。這是首要指標,不能瞎聊
2隨機的發散和發揮也很重要。
3高級別階段,聽說讀寫是否均衡。學齡前應以聽說為主。
4老師控制課堂的能力,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5獨特的教學手段,外教的強項是游戲的設計。且和內容有關
6語音是否正確。要確認是哪個國家的人
選同學
l把孩子交給外交的前提條件:1000聽力詞匯量
l千萬不要逼迫背誦
l讀物不能充當教材:
教材和讀物就像一個人的骨架和肉,相互依存。教材的作用是建構起語言的骨架,而讀物就是骨架上豐滿的肉。教材用來“學得”,讀物用來“習得”。
拿分級讀物當教材,讓孩子學,這違背了聽說領先原則。分級讀物的編寫目的是為了訓練孩子的讀“拼讀”和“閱讀”,不能代替全面的“聽說讀寫加語法語用”
l英語啟蒙用什么
繪本,是爸媽讀給孩子聽,是詩歌。分級讀物是孩子上學后的讀物,適合5-7歲兒童,是教材。結論:用分級讀物讀給孩子挺,但是單單這個不行,還要其他資源,創造立體的語言環境,最重要的是聽,親子閱讀分級讀物,只是啟蒙中的一環。后面再讀繪本。
l原版書講讀啟蒙法不可取。
學語言的金科玉律是“可理解性輸入”和“i+1循序漸進”。
小孩的學習特點
1興趣第一,枯燥、反復、強迫都是學習的死敵。要記住,在輕松愉快無壓力的環境里學到的東西一定更多,記得更牢。
2小孩的母語遷移情況很少。教小孩英語,母語使用越少越好
3小孩學英語,一定要遵照聽說讀寫的順序。
第三章用二語習得來衡量英語該怎么學
l磨耳朵,違背了“可理解性輸入”的原則
我兒子每天聽英語的量很大,每天聽有聲書1小時以上,周末4小時以上,堅持了4年,聽過800本小說,旅游業帶上MP3,平時也攜帶著聽。我復雜拷貝進去,他自己選擇聽哪個。
l語感從哪里來
對于表音的英語來說,“音”就更加重要了。“音”和“字”密切相關,掌握了解碼的本領,就會讀、會認“字”了。記住,先有“音”,再有單詞拼寫。此外,語言的能力本質是“思維聲音的交流”。
13歲前,孩子看懂的不可能超過能聽懂的。家長要保持聽力材料比閱讀材料難度大,這是保證英語閱讀能力不斷提高的有效手段。
總結:大量聽,一直聽,聽到中學。
l精讀泛讀要結合
把精讀交給教材、老師;泛讀在家里大量進行。
家長要做的是做泛讀資源的提供者,搞清楚自己孩子的閱讀級別和興趣愛好,不斷給孩子推薦好書,做好記錄,給予鼓勵,關注孩子在一個級別停留的時間,及時調整書的難度。精讀:泛讀=2:8.
l跟讀好嗎?
結論:前面不要跟讀,聽半年后,說了一段時間后,在學習phonics的過程及之后,予以跟讀,糾正語音語調,這時候,學習的主攻方向是在發音與閱讀上,將二者放在一起練。關于朗讀,推薦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