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燈影人闌珊,一個人靜坐電腦桌前,再擺上一杯加鹽溫水,配上手邊放著的密密麻麻的各種被涂抹的規規整整手抄紙,噼里啪啦敲著鍵盤的心是不會躁動的,因為這是獨處時所特有的寧靜。
**哪怕一個人再蕭索,再孤寂,再內心不安,深夜都是最好的良藥。
**
我不是那種能夠吾日三省吾身的人,能夠時時刻刻反省自己,也不是能夠在從白日里的喧囂走到冰冷的冬夜里有所體悟的人,有所感悟,悟出人生哲理。
但是在這樣的冷清的夜里,聽著此起彼伏的鼾聲,看著遠處的路燈,實實在在是能夠感受得到一個人獨處下來好處,能夠真正的安安靜靜下來。
哪怕是寫一點自己的文字,想一點亂七八糟的事情,隨意的發發牢騷,也覺得大都會比白日里苦悶來的強的多的多。
也正是因為這樣,愈發的感覺到,這個世界的辛苦不堪的忙碌;愈發的感覺到,這個世界的停不下來的腳步;愈發的感覺到,這個世界的擁擠與難受。
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你有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明知事與愿違卻不想回頭;明知事與愿違卻依舊堅持;明知事與愿違卻更加的努力。
我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有什么意義,或者說這樣會有什么深度,而且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樣就是在浪費時間吧。
可是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這么一群人,一定有這樣的人,他們事與愿違卻永不放棄,不論出于何種原因,哪種緣故。
**敢和天叫板,并不服命運。
執筆定流年,心嗅猛虎細。
**
想起來有人曾經告訴過我:人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終究還是會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法改變,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可我總想改下第三句話,就改成一句話:第三次是在事與愿違卻永不放棄的時候。
為什么呢?
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柔軟的草地,有藍天和白云,而我們心中的那個小孩就居住在那里。
那里像電影里面的一樣,打著聚光燈,正好照在了中央。你看到自己的過去在里面,像看電影一樣過著一幀一幀的畫面。
回憶恰似斑駁卻仍舊懷念。
突然有一天你心中的草地,你心中的小孩正在被破壞,被別人辱罵甚至毆打。并且那群人告訴你,你這樣有什么用?
“喂,那個我們做不了的,走吧走吧,我們去干別的。”
“沒用的,根本就不行,你還管它干什么,純屬浪費時間嘛。”
“行了行了,這些毫無意義,你趕緊走,就不會干點正事?”
可是愈是這樣,你就愈發地能夠冷靜下來。你偏偏能夠隔絕那些聲音使你自己獨立坦然。
然后,既不用指著他們,也不用做出什么鄙視或者厭惡的動作,你便在內心深處,已經告訴過了自己:我是絕不會放棄那塊草地和小孩的,你們說什么都沒用的。
當然這些質疑也曾經在我面前一一地跟我打了招呼,如同老友般親切。
然后我就把他們給一一送走了。我知道他們這是對我好,但是我還是忍著告訴他們:讓我再堅持一會兒,等到它真的結束了,我再過去找你吧。
其實大家的內心也都知道已經沒有希望了,它不可能就此咸魚翻身,因為咸魚翻身還是咸魚。但是就是想到最后一刻,親眼看著。
后悔是有的,苦痛也會有,但是這樣的人往往能夠通過自己治療,很快的恢復過來,并且常常能夠積極的面對這個世界。
因為這樣的人更不容易去糾結于過去,反之,他們更容易,更多的會去簡簡單單的做一個小小的懷念:
“嘿,兄弟,上次那個我做到了最后了,雖然沒成功,但是特別有感觸!”
“嗨呀,上次雖然到了最后,但是真的是又讓我學了點東西,特別有舒服啊。”
這樣的我們,旁人還能怎么說呢?
看過一部小說,有一女孩長得傾國傾城,卻喜歡上了一個很普通的男孩。
別人問女孩,你為什么喜歡這個男孩呀,女孩很平靜的告訴別人:他這個人呀,**無論遇著任何事情,哪怕是危機關頭,也絕不郁郁。這并不是放棄之后的放浪形骸,而是依然專注與執著,堅定且平靜的態度。
**
雖然這個是小說,而且大家會覺得這個引據沒有什么實在的意義,但是這卻給了我很大的動力,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我也曾想過和很多人一樣,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果斷放棄,做一個明智的人;在選擇失敗的時候毅然放手,承認過去,做一個學會抽身的人。
可能就是自己太笨,學不會,反而有時候會呵斥那些中途就放棄的:你怎么知道不行的?
盡管明白確實不行了,我還是帶著“理直氣壯”的口氣。
而且也不像那些虛偽的人,只是堅持到最后看看有沒有轉機。我是不會帶著一絲僥幸,萬一某個時候苦盡甘來,萬一事情有所轉變的。
盡管我明白這個世界的苦難,但是在事與愿違的時候仍不放棄。
**這樣的我們,恰恰愈發的努力。
**
受到了傷痛就趕緊去治療,哼,等到我傷口結疤后再出來呼風喚雨,攪你個天翻地覆;內心苦難就樂觀一點好了,這不就是失敗了么,失敗是成功他媽,反雞湯那么多,我怕什么呢;沒有希望就沒有了,哎呀,反正我這一生只要成功一件事就足夠了,貪多嚼不咽嘛。
也正是恰好如此,我長了這么大了,還沒有帶著過多的遺憾去生活,每天感嘆過去。
哪怕說我矯情,說我這個人太過死板不懂變通,像個傻子一樣。
所以,事與愿違也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