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陽邵吃大刀粉皮吧!”朋友提議。我在驚異的同時,大腦里浮現出十幾年前的一個晚上,兩家人開車去陽邵吃飯的情景。一個集市上的小飯店,一間除了桌椅,只有一盞燈、一個吊扇的小房間。吃飯的過程中,不時有蚊蟲從窗戶的縫隙飛進,圍繞著吊燈盤旋飛舞,會不會落進飯菜的擔憂伴隨著我們吃飯的整個過程。那次,大家就沖著這道大刀粉皮慕名而去的。
十幾年后,幾乎在所有的小餐館大飯店都有這道爽口菜的時候,我們大晚上的還要驅車幾十里,就為到這道菜的發源地去吃,多少讓我覺得有點瘋狂。不過,誰都沒有反對的意思,那就去吧。
飯店的位置沒變,但已經由當初的一家普通的小院變為一座五層樓房。雖說內部裝飾很普通,但在一個鄉鎮上已是顯而易見的鶴立雞群般地存在。服務員很快拿來了菜單,我們首點的當然還是這道大刀粉皮,十幾年過去了,我很想知道,這道菜是否仍然不讓我們失望。此外,我們還點了稍有名氣的宵灌腸,羊排等。
上菜很快,服務員一次性把我們所要的菜全送來了。我與朋友幾乎同時把筷子伸向了大刀粉皮,“咸——”,我們幾乎同時說。拿雙公筷攪拌一下,把上面的蒜汁攪散開去,再吃,還是咸。那種在普通餐館里都會有的酸爽味道,確是怎么也找不出來。怎么感覺這太像“泯然眾矣”的仲永啊。
不過,煮的麻辣灌腸還不錯,嫩嫩的,滑滑的,與我自己平時在家煎的灌腸,味道與口感都截然不同,有點像吃嫩豆腐的感覺。
很多人為了能吃上一口自己心心念念的美食,甘愿驅車上百里,甚至更遠。古有楊貴妃的荔枝,累死差官馬匹無數的故事。今有風馳電掣般的物流日夜不停,一站接一站地把美食送到你的口中。曾有一個同事告訴我說他周末去邯鄲吃了一頓飯花了不到五十塊錢,而來回路費則用了一百多。
還有朋友曾來回開車四個多小時,就為吃上一頓東平湖的魚宴。那頓飯,那魚的鮮美味道,他至少在我面前說過十次,好像要故意激起我的欲望似的。
男人們對于一家有特色的餐館,或者一道大家都津津樂道的美食的關注與執著自不必說,那簡直是如數家珍,也必須做到輕車熟路。而女人們對此卻總是充滿了不屑,就為吃頓飯,跑那么遠的路,女人們才不干呢。只是有時也不得不陪著,自然也就知道了一些哪的什么菜有名氣之類的。要說吃完后的評價,自然是褒貶不一,好像跟附近的餐館也沒什么特別的不一樣。當然,是有例外存在的。要不,驅車前往的誘惑力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