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大師一生弘揚國學,講學不輟。談笑之間,妙語迭出,經常片言只語便勘破人生真諦,令人茅塞頓開。現擷取南師經典名言18句,共同領悟大師的人生智慧!
?1、不如意是人生常態
一個人活在這個社會上,都想自己名聲好,成就高,一路春風得意,但那是不可能的。一個真正有道的人,處在這個社會,常有很多的委屈、侮辱、痛苦,沒有辦法向人訴苦,只有自己挑起來。
2、勢利是社會常態
人與人的交往,人際事物的交流,勢利是其常態。純粹只講道義,不顧勢利,是非常的變態。物以稀為貴,此所以道義的絕對可貴了。
3、傲慢是一種自卑
傲慢的人,他根本就是自卑,不自卑的人不會傲慢,因為自卑的人曉得自己沒有什么,又深怕你看我不起,故而傲慢。
4、人不自欺,無人可欺
人,因為有“自欺”,才會“欺人”,最后當然要“被人欺”。人不自騙,誰又能騙了你呢?
5、越喊窮,越窮
人不要喊窮。喊窮的人是很貧賤相。人喊窮,就是不知足,或者要布施時,就舍不得拿出錢財來而喊窮。這么一喊,上天就把窮的磁場給他了,結果就越來越窮。 那人要富貴,首先要知足,知足是一種成就相。對什么事情都要知足,慢慢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富貴,否則都會越來越窮。
6、從“靜態”中尋找能量
能源從哪里來的?是從靜態來的,從空來的。為什么我們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覺呢?因為人也需要靜態,腦筋不休息是不行的。人的生命常常忘記了靜,反而盡量用動態去消耗自己。
7、成大事須知變通
歷史上的偉人:第一等智慧的領導者,曉得下一步是怎么變,便領導人家跟著變,永遠站在變的前頭;第二等人是應變,你變我也變,跟著變;第三等人是人家變了以后,他還站在原地不動,人家走過去了他在后邊罵:“格老子你變得那么快,我還沒有準備你就先變了!”
8、要解決難題,就不要總想著它
有時候處理一件復雜困難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說,這樣做可以解決問題,這就是靜態的作用。所以你要處理復雜困難的事,一定先要靜下心來什么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腦子轉了起來,所有的神經都轉起來,最后不死即病。
9、最高的境界是平凡
學問越高,思想越復雜。高學問而變成單純專一的人,那是天下第一人,由高明而歸于平凡。
10、讀書是為做人,而非謀生
一個人為什么要讀書?傳統中最正確的答案,便是“讀書明理”四個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問中華民族、中國人素來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讓我們再重復一句: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11、安于平淡最難得
有的安于逸樂,有的安于貧困,有的安于平淡。學問最難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業都可以做。
12、幫忙須有度
中國鄉下人有句老話:“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幫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難中救濟一下,他永遠感激;但幫助太多了,他永不滿足。
13、任勞易,任怨難
最難的是“勞而不怨”。大家常說,做事要任怨,經驗告訴我們任勞易,任怨難,多做點事累一點沒有關系,做了事還挨罵,這就吃不消了。歷史上做大事的人都是能任勞,還更能任怨,甚至要任天下之怨而不悔。
14、相信世界的美好
不要動不動說夫妻是冤家,兒女是債主,也不要說金錢是毒蛇,人心是險惡。要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一面,善良的一面。
15、為別人就是為自己
人人都以為為自己好,自己就會越來越好。殊不知,太為自己好的人,往往得不到福報,也就越來越差了。相反地,不為自己好,就想著為別人好,那上天反而不會虧待他,而他慢慢地就會變好起來。
16、可以沒事業,不能沒事業心
年輕人一生有沒有事業,不是問題;一生有沒有事業心,才是問題。雖然有事業心,不一定能夠做得成事業;但是如果沒有事業心,就如同已經被丟進字紙簍的考卷一樣,這個年輕人幾乎是報廢了。
17、放下不等于放棄
你執著什么,什么就會傷害你;你執著誰,誰就會讓你傷心。一切都要看成如夢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棄,該做的還要去做,還要做好。
18、人生如戲,得知道怎么演
人生如同一場戲,戲已經開場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戲……既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戲當真,其實人間并不是我們的老家,眾生只不過是匆匆過客而已,有什么可執著的,有什么可計較的,少說一句又能怎樣?退一步又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