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家停好車的時候,廣播開始說,今天是秋分,秋天已經過去一半了。
太陽直射回到了赤道,它要去南方了,但它會回來。
南方的秋天,過了秋分,才真正能感受到明顯的蕭瑟,今天20度。
今晚的月亮是,情愁的載體,今晚的月亮是天涯共此時的,是思念溢出眼眶的焦點。是不是因為太陽暫時離開了,所以才讓人如此多愁善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p>
昨天,北回歸線上,晝夜均分,我的城市,北緯29.22度。昨晚聽曉說講拉斯維加斯,說極夜的時候,零下五十幾度,拉斯維加斯的所有車,不能熄火。說,衛星天線接信號的燈幾乎平行地面尋找來自赤道上方的訊號。說,5月和10月,拉斯維加斯的原住民要出海捕鯨,拿走人類需要的部分,北極熊就回來吃剩下的殘骸。我聽著聽著,睡著了,遠方真好啊。
時間作為度量單位,總顯得那么的殘酷現實,那么準確。
“而浮生如夢,為歡幾何?!?/p>
想到南半球的新西蘭,在恐龍滅絕后,整個脫離大陸,還沒形成完整的生物鏈,就斷開來聯系,所以幾乎沒有捕食者。它大約也很慌張吧,哈哈哈哈。
這么看來,人類的時間真的很短暫,只好抬頭看著自以為“亙古不變”的月亮,月亮才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樹洞”吧。
萬物是過客,時間才是度量。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p>
我們在這一個人類空間,用狹窄的感知認知范圍的生活。人類的生命真是相對顯得狹隘而短暫。真殘酷,上天卻又賦予我們,情感。所以就這么短暫的時間刻度線,還要花掉好多,在多愁善感。時間從不錯過,鐵蹄壓得透不過氣。
想在30歲之前,能去一次極地,去看看星空和極光。
“你身體里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一顆爆炸了的恒星,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與右手的來自不同的恒星。這是在我所知物理學中最富詩意的東西:你的一切都是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