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GM:《shine a light》McFly
? ? 盧思浩說,時間往往會讓你后知后覺,原來你已經和某些人見過最后一面了。有些人是你自己把他們弄丟的,那些來不及說的“對不起”、想說的“謝謝”,都來不及也沒辦法再說了。
? ? 高中畢業,上了大學。大學畢業,背井離鄉離開重慶。這些年我和一些曾經的摯友失去聯系,也和曾經喜歡過的姑娘失去關聯。那些曾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都變成了奢侈品,比如常常聚會,比如一個明媚午后在草地上曬太陽的慵懶時光,再比如遇見一個能讓自己全心付出的人。
? ? 突然想起我一個認識很多年的老友,就暫且叫他W先生吧。
? ? W先生是個很奇葩的人,很多莫名其妙的愛好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這家伙可以在書店站上一整天,非要把自己喜歡的那本書看完,哪怕忍受店員的白眼,卻舍不得掏腰包把書帶回家,只是因為覺得有的書只能看一遍,買回家不值當;而往往很多買回家的覺得可以反復品讀的經典,卻再沒有翻過一次。念大學的時候,去自習室和圖書館對他來說總是兩個概念,在自習室只復習功課,完成專業作業;去圖書館的時候永遠在做一些對工科生來說不務正業的事情,比如寫首小詩,或者讀點人文科學大部頭。
? ? 不知道是不是修身養性得法的原因,明明以前是個火爆脾氣,但自從18歲后我便甚少見過他生氣。就好像前一天晚上加班到凌晨兩點,才算完的照度表,布完的燈具,第二天上午一來發現建筑把底圖改掉,導致所有之前的工作全部白費的時候,也只是淡定的往自動售賣機里面投了幾個硬幣,拿出一盒奧利奧慢條斯理的吃完,然后再一次加班到凌晨三點,搞定它。哪怕是遇到再多不順利的事情,仿佛也可以深呼吸一口氣,買一盒奧利奧,一口氣吃光,然后再心平氣和地處理掉。對他來說,好像沒有什么一盒奧利奧解決不了的煩惱,哦,可能失戀的時候需要吃兩盒。
? ? 然后就是眾多好友都會反復吐槽的審美觀。W君似乎永遠都對梳辮子的女生毫無抵抗力,在大家都喜歡夏天盯著美女們短裙下白花花的大腿的時候,這個二逼恬著臉非說自己偏愛穿長裙的妹子。
? ? 其實我知道,每個人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經歷,都會變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越久,他們也就越相像一樣,不可避免我們都會被他人所影響。就像W君喜歡的辮子和長裙,喜歡的奧利奧,喜歡的豆沙餡的包子,甚至是喜歡的林宥嘉,很多都是源自別人的影響。可能很久以后那些人離開了,但是他們給我們留下的改變卻留了下來。我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有意義,哪怕是為了分別。結果很重要,但是過程永遠不可缺少。
? ? 好吧,我也相信,認識我的人都已經知道這個W先生是誰了。
? ? 我喜歡在有情緒的時候吃奧利奧,是因為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奧利奧配旺仔牛奶,甜到膩人的組合可以讓人忘掉一切不愉快。雖然我到今天還是喝不慣旺仔牛奶,雖然這個朋友我已經很久未曾聯系,但是吃奧利奧的習慣我卻保留了很多年。我喜歡吃豆沙餡的包子,是因為念高中的時候,一個妹子問我喜歡吃什么餡,我隨口說了一句豆沙餡,然后每天我都能吃到她去離學校三個公交站外的包子鋪買來的豆沙包。從此我再也沒吃過其他餡的包子,哪怕是那個給我買來豆沙包的妹子早已離開了很久。沒有豆沙餡的時候,我依然選擇啃饅頭。
? ? 浩哥說,我覺得那些光芒萬丈的人物出現在我們生命里,然后有一天又突然消失,意義大概是告訴我們,人生原來可以這樣過。
? ? 其實這個世界,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改變,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我們都在改變著別人同時也被別人改變著。每分每秒都會有不同的人住進另一個人的生命,也同樣會有不同的人從另一個人的生命中搬出去變成路人甲。我一直都不知道對于這種所謂的成長的過程,我們應該保有什么樣的心態才算OK,后來我才發現,其實什么樣的心態都無所謂。因為這個過程你無法抗拒,無法預知,可能你滿懷期待的未來到最后也沒有到來,可能你抱著學習的態度去做的一件事情,最后被生活糊了一臉,弄得一團糟也什么都沒學到。太過積極亦或太過保守的心態都未必適合,因為激進可能會犯錯,被動則可能會錯過。
? ? 電影廣告動不動就告訴我們,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看吧,這個社會都在誤導我們,好像世界上只剩下了矯情狗和段子手。這兩年青春片的風還是呼呼地刮著,情懷嘛,無非兩樣,懵懂的愛情和持久的友誼。這樣才能讓大家人對號入座找到自己的影子嘛,要不然誰會掏錢去電影院呢。但是我每次看青春片的時候,尷尬癌都要犯了,每個男生念書的時代都有一個沈佳宜,這個我是承認的,但是要不要每一個男主都成績渣得要死,要女主補課的狗血劇情啊,這讓我一點代入感都沒有啊!難道就不能兩個人成績都還OK,相互切磋相互促進的和諧友愛嗎,或者換過來男主給女主補課也是可以的啊。好吧,看這種電影,只能明白一個道理,我不是主角,充其量能混個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男二。
? ? 前段時間,受到老同學的安利,補了一場早下映的國產文藝片《七月與安生》,正好趕上雙女主一起拿金馬獎。好吧,反正青春片總是充斥著各種前期的暖心鋪墊,后期的撕逼虐戀。不過讓我感興趣的是七月和安生喜歡上同一個人這個橋段。因為在我的青春里面,也有一個非常相似的故事。
? ? 我和老徐是初中同學,然后一見如故,成為基友。所謂成為基友的準則,那肯定是三觀契合,所以很不巧的我們喜歡上了同一個妹子。更巧的是,初中換了那么多次座位,我從來沒有和老徐同桌過,但那個妹子卻分別和我們同桌。當然,首先得說的是我們從來沒有因為這個撕過,不管當初是追女生的時候,還是已經過去了有些年頭的現在。好吧,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是失敗者吧。
? ? 老徐的手段很簡單,很粗暴,就是不斷的打電話。一直到轟炸到妹子受不了為止。不過我一直都很佩服老徐的一點是他的厚臉皮,雖然我也不薄,但比起他我還是甘拜下風。當然,我的辦法也很套路,寫情書。那時候社交軟件剛剛興起,然后我就和妹子在網路上互動。我們難兄難弟,一個人在爭取和妹子空間上的接觸,一個人在尋求和妹子靈魂上的交流,并行不悖,各憑本事。結局一開始我就交代過了,不管是時間點不對吧,還是這是個看臉的社會都無所謂了,反正就是我們兩,沒一個抱得美人歸。最后的劇情就是,妹子和我們這兩個前追求者變成了一種還算愉快的朋友關系。
? ? ?然后我比較心塞的事情就是,明明我和老徐都同樣喜歡了那個妹子很多年,為什么最后妹子常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卻是,我很感謝老徐,因為他堅持喜歡了我很多年。尼瑪,我也曾經堅持了很多年好嗎。
? ? 以前我在《偏執狂校友的民主湖記憶》里面說,記憶是一個會不斷修正的過程。所以我們很久以后,發生過的很多事情可能都已經模糊,那時候我們記得的東西往往是我們愿意記起的。比如像我這種自私的人就容易銘記自己的付出,忘掉別人的給予。
? ? 我記得高中熄燈之后,縮成一團在陽臺的洗衣臺下面打電話的冬天;我記得自己一個人在家里熬好然后打包到學校的小米粥;我記得晚上就要考電力電子的時候,還坐幾個小時的車跑去茶園幫忙,然后午飯沒顧得上吃,晚飯沒來得及吃,回來差點錯過考試;我記得在家里發消息沒訊號,各種反復開關機只為了開機時候搜索信號那時候訊號最強烈;我記得洗澡的時候也帶著手機,只為了不錯過任何一條信息,然后擦干手按時回復,愣是沒讓別人發現我在洗澡;我記得某人生理期發高燒不能洗澡的時候,悉心幫她擦身體的那條熱毛巾;我當然也肯定記得那厚厚一疊的成都和重慶的往返車票。
? ? ?至于那個梳著辮子在文學社告訴我說,加油,我們一起去武大的姑娘;那個在我復讀開學時候,帶了一袋水果來看我,生日送我一套安意如的書的姑娘;那個每天早上穿越三條街去給我買豆沙餡包子的姑娘;那個告訴我大學時候會給我織毛衣、會給我洗衣服,但最后卻連雙襪子也沒有織過、一件T恤也沒有洗過的姑娘;那個不喜歡吃番茄,被我叫了無數次大廚,贊過無數次廚藝,最后還是一頓飯也沒有為我做過的姑娘;總之她們也就這么走遠了吧。
? ? 好像沒有認真告別過,又好像一直都在告別。我們總在分別的時候,說著保持聯系的話,以為可以常來常往,但最后我們發現,最難的事情其實就是保持聯系。
? ? 耳機里面Shine A Light的BGM還在不斷地放著“If anybody sees her,Shine a light on her,Shine a light on her,Shine a light on her,If anybody sees her~~~”。歌詞翻譯過來大概就是,我已經不知道去哪里能遇到她,如果你看見了她,請幫我好好照顧她。
? ? 切題得簡直完美。?
? ? ?每次到這種時候,我都好糾結,祝福顯得我矯情,不祝福顯得我小肚雞腸。我能想到最好的祝福,大概就是愿大家都過得像在朋友圈一樣好吧。因為每張照片背后總有故事,我知道你過得好,但你絕對沒有在朋友圈里過得那么好。
? ? ?對于那些在我們成長過程中走散的人,我特別贊賞浩哥的話“很高興你能來,也不遺憾你離開”;對于那些看透了我的中二本質還肯留下來的人,我只有一萬個感謝。
? ? ?參照《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個矯情電影的風格做個總結,如果我恰好路過你的身旁,如果我恰好曾經給過你一些力量,不用客氣。
? ? 有些人的相遇,便是為了錯過。
? ? 往后的日子里,愿我們都不要辜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