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來到簡書,我發現簡書不簡。
想寫東西的人多是有故事,有感觸,有思考,想分享的人。As an outlet,自己認為自己是個人五人六的人。甚至有相當多的人是想當別人老師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
而寫作是相當有挑戰的事。寫作是把你激動的心弦化成文字,試圖用文字激起別人的共振。作為力學工作者,我可是知道這個共振有多難。如果去迎合讀者的喜好和品味而寫作,不就是嘩眾取寵,有改初心了嗎?這在我看來是宗大罪。明明有感動,又無法激起別人的感動,瘋了吧!
有人講,寫作就像脫內褲。把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思想內容公諸于世,則像是裸奔一樣。裸奔于自己的朋友圈是多么冒險和膽大的事。碰到有些觀點不一的人,都會把你拉黑。搞不好雞飛蛋打,賠了夫人又折兵,嘔一肚子的氣。抓狂了吧!
瘋掉?狂掉?不寫呢,箭在弦上,文章憋在心里,不得不寫,有時越寫越上癮。寫作和音樂,繪畫一樣都是在抒發自己感情,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或言之,是自己的情感需要。有時讓別人理解或認可你的想法也是一種內心的需要。自己內心是需要尊重的。發在簡書上,好過發在朋友圈,避免了在朋友圈上的裸奔。慢慢的,會有些人來欣賞你簡單的淳樸的想法,欣賞你不高超的而簡單的文字。有人說簡書寫的多讀的少,有個X先生嚷嚷著停筆。而我的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不高,讀者自然不多,可這正是我所需要的。寫出來,壓力也得到了排解,也得到了讓別人理解的機會。
而最大的收獲,則是看到了更好的文字,還有有些(盡管很少)更好的觀點。我對某些詩人的喜歡,對他們的點贊,我是孜孜不倦的。我的文字,我還是要寫。多少人看,無所謂。抒發己懷唄!
聲明:沒有拿簡書的錢,但的確蒙了簡書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