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寄相思---淺談古詩詞與明月
?文/微足道
中秋節馬上到了。
說到中秋節,首先想到團聚,然后想到一輪明月,腦子里還冒出很多的詩詞。 ?
自古以來,人們對明月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魂牽夢繞的渴望。 ?
每每舉頭望月,總會生出莫名的感慨。圓圓明月,似一位端莊大方的美女,有著純凈無暇的肌膚,有著脈脈含情的眼眸,有著淡淡似水的溫柔,有著美麗動人的傳說。 ??
多少文人騷客,多少達官貴人,多少窮困于他鄉之人,在這中秋月圓之夜,沐浴在嫦娥仙子普撒世間的光芒之中。
得意也罷,失意也罷,窮也罷,富也罷,佳人在懷也罷,徒然相思也罷,有這清風明月,夫復何求?
古人描寫明月的詩句可謂燦若繁星,之中不乏流傳千古的佳句。
縱覽描寫明月的古詩,無外乎以下幾種情懷:
????一 、明月千里寄相思,淡淡的離愁?????????????
?《夜思》?
李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寥寥數筆,寫盡獨在異鄉的他鄉人思念家鄉之情。 ???
《月夜憶舍弟》
??杜甫 ?????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兵荒馬亂的年代,妻離子散,弟兄分離,家在哪里啊?只有一聲孤雁,一抹白霜。
還是家鄉的月亮最明亮。???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去年明月和今年明月有何不同呢?區別大了,因為今年遠離家鄉啊。????
《望月懷遠》 ????????????????????????
張九齡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
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
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身居室內,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陶醉。
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采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內,尋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
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細細品味,如嘗橄欖,余甘無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 ???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人含淚南望,鐘山雖近在咫尺,但卻被重山阻擋,只能回望江岸。不覺日暮西下,皓月初上,何時能回到我鐘山的家里????????????
《江花月夜》(其一)
張若虛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被稱為“孤篇蓋全唐”的杰作,聞一多先生十分推崇,稱之:“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詩以月為主題,以江為場景,繪就一副綺麗柔美的春江月夜圖。其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寫盡游子思鄉、思婦情感,實乃千古之絕唱,空前絕后。語言細膩優美,韻律婉轉悠揚,較之溫庭筠的詩詞來說,少了很多脂粉氣。 ?
二、男女之間的情愁或者相思???????????????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夜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本詩為思婦之作,以其夫客行不歸,憂愁而望思之也。
月夜而起空閨之愁。夜深人靜,月光皎皎,照我羅綺之床帳,令人更感空閨之孤寂,憂愁忽從中來,不能成寐,於是攬衣起床,在閨房中徘徊。客居在外雖然可樂之處,但總比不得在家好,所以不如早日旋歸。出戶入房,旁徨淚下,寫盡相思之苦。
以由屋中徘徊而步出屋門,彷徨不定,其愁苦心思無從相訴,因延頸企踵遠望,期盼丈夫之歸來,卻不見人影,只得再入房中,失望傷心之余,眼淚不覺沾濕衣裳。
綜觀詩篇以月明夜靜,對影寂寥,憂愁之感,忽從中來,始而攬衣徘徊,既而出戶彷徨,終而入房泣涕,情景如畫,意味深遠,沁人肺腑,百讀不厭。 ?????
《望漢月》
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
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柳永詞永恒的主題就是愛情,男女離別之愁。明月明月明月,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重復手法把離愁表現的酣暢盡致。???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后。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淚打濕了春衫的衣袖。
????其實本篇,我比較喜歡前半部分。前部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寥寥數筆,寫出情人幽會的甜蜜,圓圓的月亮,正在柳梢冉冉升起,情人俏麗的臉龐,掩映在月影之后。我心愛的人啊,我知道你在等我!意境何其美妙!
?三、政治上的失意????????????????
《水調歌頭 》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是明月篇的經典佳句。
本篇既是懷人之作,也是訴說政治失意之作。一零七六年蘇軾貶官密州,時年四十一歲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時值中秋佳節,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內心頗感憂郁,情緒低沉,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詞。
其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非常現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里,詞人通過對月宮仙境的想象,在一種極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這種表現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風格。 ?????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國破家亡,山河猶在,宮廷樓榭猶在,只是更換了主人。
??物是人非,空留余恨。“逝者如斯”,奈何?隨它去吧。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抒發了壯志難酬、宏圖難展、無人可與共語的極度的寂寞孤獨之情。
表面看來,詩人真的能夠自得其樂,而背景則是無限的凄涼。
詩的整篇,都給人一種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這種無與倫比的孤獨感成就了這位千古奇才。
四、?描寫自然之純美?????????????????????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這份輕靈幽靜,只有王維能寫的出來。王維在他的山水詩里,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該詩也是這樣。
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只有王維才能寫出純美的自然,動靜結合,他的詩句就像是一幅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其實本詩句也可以說是表達了杜甫浪游漂泊的孤清處境。不過我還是感覺那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很有氣勢,可以算是描寫自然風光的絕妙佳句。意象豐富,氣象闊大。????
五、邊疆軍旅??????????????????????????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此詩如同一幅由關山明月、沙場哀怨、戍客思歸三部分組成的邊塞圖長卷,既有軍人出征的豪邁,也有思念親人的離愁,氣象雄渾,風格自然。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著邊塞,但是離家萬里的士卒卻沒能回還。如果有衛青、李廣這樣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強烈的現實感,深遠的歷史感,使全詩顯得分外凝重而深沉。
詩人將詩歌置于深廣的時空背景中,意境雄渾蒼茫、感情豐厚深廣,被稱為唐人七絕之壓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