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是這幾年很流行的一個話題。
在林文采老師的薩提亞專業證書課堂上,有四天的內容都是講原生家庭和原生家庭結構圖,一個簡單的原生家庭圖,便可以讓你對對自己、對家人有一個全面、多角度的理解,從而你會看開很多問題。
在介紹原生家庭圖之前,我先來介紹一下什么是原生家庭吧。
原生家庭就是我們從小出生和成長的那個家庭,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跟爸爸、媽媽、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家庭。
原生家庭結構圖是家庭治療的工具之一,用來剖析家庭成員關系對于個體成長的影響。可以看出很多問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自身的性格、性格形成的原因等等。
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我們跟他們一起生活的這個家庭,就是他們的原生家庭(但是對于我們自己來說,這個由妻子、丈夫、孩子組成的家庭,是我們的核心家庭。)原生家庭結構圖,畫出的是我們童年(18歲前)的家庭成員關系。
通過原生家庭結構圖,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家庭關系中的“秘密”,這些被我們忽略的秘密,我們被原生家庭影響著并且也影響著我們目前的家庭,影響著孩子未來的性格形成和幸福體驗。那么先看下原生家庭結構圖
原生家庭結構圖怎么畫
畫這個圖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些符號。
畫圖的步驟:
1, 根據個人18歲之前的實際家庭狀況,用圖畫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結構。代表自己的那個框用五角星做標記。
2, 標注出每個人現在的年齡、現在職業。(去世的就標注去世年齡,并在框上打叉)
3, 用四種連線畫出你18歲之前,你認為的家庭主要成員之間的關系。(完全憑自己的第一印象和感受,而不必考慮對錯,在這個地方許老師在上課時候不會給出學員很多考慮的時間,是為了保證我們是畫圖時的第一印象)
4,用形容詞寫出18歲之前,你對于每個家庭成員(包括自己)的印象和評價。如:兇、殘暴、勤奮、能干、聰明、自私、仗義等等。每個人最少5個形容詞。(根據自己的感受,不必考慮對錯和倫理因素。)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畫法,利用課上學員畫的原生家庭結構圖先做了一張示例圖:
下面對示例進行簡要分析:
1,這個家庭是個典型的母強父弱的家庭(現在這樣的家庭似乎越來越多了)。因為母親強勢、嚴厲,父母之間時有沖突,所以父母之間畫了兩條連線,顯示出父母之間的關系是普通關系,并且經常呈現出惡劣的狀態。父母之間的這種狀態奠定了這個家庭主要的關系基調。
2,母親比較強勢,又很能干,所以兩個孩子都呈現出“懶散”的狀態,因為孩子們不需要做決定,不需要對家庭負責,兒子表現出對家庭成員的冷漠、不著家。
3,父母之間時常爆發的戰爭、母親的強勢管制,給女兒帶來的影響就是怯懦,小時候像小老鼠一樣小心翼翼,生怕激怒母親,長大一點之后就產生叛逆心理。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是一生的影響。童年時,那些家庭關系中被忽略的印象和記憶中,就埋藏著我們人格形成的線索。畫圖可以幫助我們挖掘和梳理這些線索,從而發現自身的性格、處事方式、三觀形成背后的基因密碼。
解讀這個結構圖,一般來說有這樣的規律:
1、當你很快把圖片畫完,很快完成結構圖時候,可以看出性格方面,你可能是一個比較敏感、多疑的性格。
2、對你更熟悉或親密的家庭成員,你會有更多的形容詞去描述他(她)。有的家庭成員你可能用十幾個詞描述,而有的你也許六個詞都想不出來。這取決于你對這個成員的關注和熟悉程度。
3、一般來說跟媽媽關系更親密的人,情感更豐富細膩,能夠寫出更多地形容詞。
4、父母關系對于子女的感情生活有深刻影響,那些夫妻關系有問題的家庭,孩子的感情生活也常遇到困難。
5、暴力、打罵等相對強悍的管教方式,常常深埋于子女的意識中并被傳承下來。
例如,如果你在家庭中是一個暴躁的人,很容易被家人激怒,那很可能你的原生家庭中,就有一位暴躁的長輩。盡管你從小就討厭被呵斥打罵,但當你成年,面對子女的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用的就是你最熟悉的方法:呵斥打罵。你常常在無意識中重復著父輩的做法,使得糟糕的教育方式就這樣在家族中傳承下去,這些事情,有時候你可能不自知。
6、你的有些人格特征可以直接從父母身上找到原因,比如示例中挑剔的母親造成女兒自卑;而有些線索是隱藏的,需要分析才能發現,如示例家庭中,父母關系看上去還算正常,但其實母親強勢父親忍讓,這造成了子女對父親的輕視,而父親作為子女成長中最初的男性符號,卻并沒有以良好的方式呈現,這影響了子女對于家庭和婚姻的看法及態度,同時這種觀念非常可能已經被帶入到了我們婚后所組成的家庭中。
我們可以自己畫一張原生家庭結構圖,可以幫助我們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心。
“我知道生氣不好,可是發生事情以后,我就控制不住自己。必須把火兒發出來才感覺給力,事后又感覺很懊悔,感覺很對不起你”你是不是說過這樣的話?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那么大,而我們又不可能回到童年,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只能這樣自暴自棄。
其實對原生家庭的分析,是為了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發現自己人格特點的根源。但原生家庭并不是我們不肯成長和改變的借口,因為我們的幸福、快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同時原生家庭結構圖也可以告訴我們,作為子女的原生家庭,我們完全有機會重造一個家庭(家族)文化,改變過去那些不對的方式方法,要把我們原生家庭里一些不正確的或者說糟粕的東西可以屏蔽掉,從而傳承那些讓我們的受益的東西,那么我們的家庭,也許就可以一代比一代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