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貝貝兔的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
斜杠青年這個名詞,如今已經被很多人熟知了。我們看到的斜杠青年往往會十八般武藝,他們就是無所不能的代名詞。比如,他們是會P圖的演講者,是會理財的作家,是會寫作的產品經理,是會讀懂人心理的會計師。
以彭小六、三公子等老師為代表的斜杠青年,認真鉆研某一領域,成為領域里一定意義上的專家,他們正在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撬動出的多面人生。他們分享知識,著引領人們改變思維習慣,探索適合自己的行為方式。
于是,有些小伙伴開始行動了。報名各種學習班,提升自己的能力。誠然,這很好。可是光學到知識就能成為一名斜杠青年了嗎?這明顯是不夠的。不然,從大學畢業那刻起,我們就應該是斜杠青年了,不是嗎?
縱觀斜杠青年的成長軌跡,他們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
每年閱讀上千本書、長期艱苦的寫作輸出,是常人難以做到的。他們的成功是和默默的積累、日復一日堅持有著緊密的聯系。
比如彭小六老師在獲得很多人關注之前,其實在其他平臺上發表文章,最開始也沒有太多讀者。但是,他日復一日堅持閱讀和寫作,長期學習,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并通過授課、寫書等方式將自己的知識傳播,最終成功突圍。
三公子也是一樣,在之前也是理財的小白,但是她給自己定目標,耐心積累自己的第一桶金,并且嘗試各種開源方式,才有了五年攢出100萬的驕人戰果。她長期在各平臺寫作、分享自己在理財方面的經驗,她的理財書籍成了銷量僅次于《窮爸爸富爸爸》的暢銷書籍。
比別人早一步思考人生。
當有些人還是伸手黨的時候,斜杠青年們早就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了。或因為家里的經濟狀況不是很好,或是不愿意再啃老,或想嘗試不同的社會角色,總之他們想獲得更大的經濟獨立,掌握人生的主動權。
斜杠青年不再滿足于提供溫飽的工作,而是更愿意嘗試多樣化的職業夢想,規劃和實現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過出別人幾輩子的人生。
斜杠青年將自己的興趣所在形成知識體系,把興趣愛好變成為自己的專職工作,并以此延伸出不同表現形式,如寫書、授課等。
善于鏈接,樂于分享。
事業的成功,不光在于一個人擁有多少知識,更在于是否能與別人相處,是否能分享自己的資源和強項。
如果僅有知識,而不愿意鏈接、分享,作為一個斜杠青年,他的斜杠生活一定不會成功的。善于鏈接,是斜杠青年的特點,他們向各路前輩學習交流,也愿意向其他人貢獻自己的資源。
身處信息化時代,斜杠青年還善用各種平臺,把自己的知識傳播出去,收獲反饋再更新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以上是我了解的斜杠青年的特點。
如果什么都會,但都像蜻蜓點水,這稱不上斜杠青年。斜杠青年應該是,在某些方面有扎實的功力,是一定意義上的專家級別。
身處知識IP時代,斜杠生活將會越來越普遍。
如果想當斜杠青年,就趕緊把本領練就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