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希望每個女孩子要勇敢,要遵從你的內(nèi)心,認真去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好好地分析自己一下,了解你自己,勇敢地做你自己。
這是當今最受矚目的女科學家,顏寧的一段演講。她是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shù)女神,30歲成為清華最年輕博導(dǎo),37歲率領(lǐng)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攻克困擾結(jié)構(gòu)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
顏寧,1996年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shù)系;2000-200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并進行博士后研究;30歲不到受聘成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dǎo)師;37歲率領(lǐng)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用6個月的時間攻克膜蛋白研究領(lǐng)域50年不解,最受矚目、國際競爭也最激烈的科學難題;2015年獲國際蛋白質(zhì)學會“青年科學家獎”、“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
我不只欽佩她的學術(shù)成就,更是贊同她的女性價值觀。
今天,我們就通過顏寧來重視性別歧視,刷新教養(yǎng)女孩的觀念。
顏寧:對我而言,我最近有一些想法,我前不久在我的微博上也曾經(jīng)寫過,就是說,我們?nèi)松谑?,只要給你錢,消費的能力誰都有;那么作為一個動物或者說生物,我只要給你食物,消化的能力也基本上誰都有。
可是區(qū)別每個個體的是什么,是你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什么,是你創(chuàng)造的能力大不同。
所以,這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過十年我會不會變,我不敢說,至少在現(xiàn)在這個階段我是這么想的,我給自己定義了我的一個存在的價值。
我不是希望你們聽我說完,就會覺得我們都應(yīng)該創(chuàng)造怎么樣。
我是希望你們能夠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同樣,對于女孩子們,我對我的學生也是這樣說的,如果你選擇去做全職媽媽,或者你選擇去做文職人員都沒有問題。
最重要的是,這是你經(jīng)過思考,你獨立的選擇,你不是屈服于家庭的壓力,屈服于社會的壓力。
我就是希望每個女孩子要勇敢,要遵從你的內(nèi)心,認真去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好好地分析自己一下,了解你自己,勇敢地做你自己。
不易察覺的性別歧視
雖然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父權(quán)社會中,但許多人對女性持有矛盾的心態(tài)。心理學家指出,這種矛盾心態(tài)可以表現(xiàn)為兩種形式:敵意的性別歧視和善意的性別區(qū)分。
敵意的性別歧視對女性所持的定型化看法是,女性不如男性(例如,女性不如男性聰明,不如男性有能力,等等。)
善意的性別區(qū)分則對女性持有正向的定型化看法,傾向于對女性進行浪漫的理想化的描述,他們可能將女性作為完美的“廚師”和母親來加以贊美,而且會在女性不需要保護的時候致力于向她們提供保護。
其實,無論是敵意歧視還是善意區(qū)分,根本上都認為女性應(yīng)當回歸傳統(tǒng)的社會角色。
心理學家認為,性別歧視是一種人們潛在的意識形態(tài),即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的一套信仰體系,因為他們沒有對世界的其他看法。
譬如,在我們的文化背景下,大多數(shù)50歲以上的人很難想象一個女性會成為吊車司機,而她的丈夫卻呆在家里照看孩子、縫縫補補、打掃房間。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情形,他們會馬上得出這對夫婦除了問題的結(jié)論。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迄今為止,這種安排還不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現(xiàn)實選擇。
就像魚意識不到自己生活在水中一樣,絕大多數(shù)持有“女人怎么能干吊車司機”類似觀點的人,并沒有看到這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畢竟這種意識形態(tài)普遍存在于人們的直接經(jīng)驗中。
其實,絕大多數(shù)女性幼年時便獲得了傳統(tǒng)的性別角色觀念(即,“一個女性的位置最終是在家里”),盡管她們也受過高等教育,但大多會因家庭需要很容易就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來接受傳統(tǒng)的性別角色觀念,潛意識里很快就建立起“照看孩子、縫縫補補、打掃房間是我的活”這樣的經(jīng)驗。
而那些獲得了較多性別角色平等觀念的女性,則對高等教育表現(xiàn)出非常強烈的渴望傾向,對科研性工作,或是很少有女性涉足的領(lǐng)域也很感興趣。她們不會有“那是男人的專長”的潛意識。
顏寧在普林斯頓大學實驗室里。
比“富養(yǎng)女”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女孩獨立的人格
顏寧:我們經(jīng)常會說什么價值觀、人生觀,就是三觀,我不太愿意去跟大家談這些東西,因為我覺得太宏大,因為這個路你是慢慢走出來就好了??墒俏艺娴挠行r候也不是特別理解,為什么我們所謂的三觀,要被社會上很多世俗的想法,或者網(wǎng)絡(luò)上的聲音所左右。
我看《歡樂頌》,我有一個學生就過來跟我說,顏老師,我想了一下,安迪,大家知道《歡樂頌》的女主角叫安迪,劉濤飾演的。
他說:“安迪在金融界的地位一定沒有你在學術(shù)界的地位高,安迪她的工作強度一定沒有你的工作強度大??墒?,你看她賺多少錢呀。”他說,“你每天那么辛苦,你工資比她少好多。你看人家的衣服多漂亮,你難道心里不會不平衡嗎?”
然后,我就盯著他說:“那你覺得安迪就比我幸福嗎?難道金錢就變成了衡量自己的幸福感的一個標準了嗎?”
我覺得一個人不論是誰,有一件事情是非常公平的。就是你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向死而生。對不對?
我們每個人最后歸宿是一樣的,所以,每個人你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幾十年到百多年的尺度,那么你在這個世界上,你有沒有想過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對我而言,只是覺得我很簡單地去喜歡這么一個世界(指科學的世界)。
說到這種潛意識對女性自我價值認識的影響,Kk深有感受。我從小接受的家教很嚴格:見人要主動問好;穿衣要得體;電腦只能周五晚上玩兩個小時;按時睡覺起床……
在學習方面的管束更是嚴格,因為母親是教師的緣故,不論在家還是學校,Kk總能聽到“系統(tǒng)”的,苦口婆心的說教。
當然,再嚴厲的管教也擋不住該來的叛逆。曾是家人眼中乖乖女的Kk在大學畢業(yè)時,來一次徹底的叛逆。父親希望我能如他所愿的回到家鄉(xiāng)工作,這份在他眼中無可挑剔的工作,卻是我最不想接受的。永遠都忘不了父親的那句:“女孩子是要嫁人的,安安穩(wěn)穩(wěn)最讓人放心,打拼是男人的事!”
其實,我還是很理解父親的心意,他不想我離家太遠,更不想讓我太辛苦。在他眼中女孩大學畢業(yè)后,就該回到父母身邊,找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不過,他對女孩價值的傳統(tǒng)觀念與他曾寄于我的期望很矛盾,讓我很失望。
最終,我還是在與父親大吵一架后,堅持留在外地工作。最初的迷茫和辛苦是少不了的,盡管自己非常努力,充滿信心的迎接每種挑戰(zhàn),但還是會感到深深的無助。
這種無助一方面來自自己沒有清晰的目標,另一方面來自潛意識中“女性就該守著家”的思想。
不過,現(xiàn)在的Kk還是“幸運的”認識到并重新樹立了自己的價值。
我贊同“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但更明白對于一個女孩子最重要的是“獨立的人格”。
獨立人格對對任何人的成長都很重要,尤其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
我明白自己該找怎樣的伴侶,才能有一份讓自己安心的婚姻;我明白了挖掘自己的價值有多重要,不會輕易因為他人的評價而苦悶和懈怠;
我明白女孩不僅要照顧好家,更不能迷失自己的內(nèi)心,這樣才不會再懊悔中回憶自己的過往;我明白了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才能有勇氣面對生活的無常。
就像顏寧所說:“我們每個人最后歸宿是一樣的,所以,每個人你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幾十年到百多年的尺度,那么你在這個世界上,你有沒有想過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女孩一定要有自喜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