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800萬大學生就業 就業形勢面臨較大壓力,加之經濟放緩,新增就業崗位必然會有一些壓力。2017年招聘季即將到,預計本年度約700多萬大學畢業生。再加上出國留學回來及沒有找到工作的往屆畢業生,將近有1000+萬大學生同時競爭。就業形勢嚴峻,競爭更是激烈異常。這不僅關系到畢業生本身的生活和發展,也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目光,那么如何在大學畢業前有效地化解危機呢?
對于成功人士來說,危機其實是危險和機遇并存的結合體,面對危機不但要看到危機,更要看到機遇,每戰勝一次危機,都會改變觀念,提高能力的過程。
就業危機的影響也會有多種方面,比如人際關系、工作能力提升、資金上的危機、身體健康上的危機、心理承受能力的危機以及自信心等。
想要提升應對危機的能力,小編個大家總結了4個步驟,分別是預測、提前試水、行業分析和總結、準備好專業備胎。
第一步:預測
預測,按照目前的狀態持續下去,會有怎樣的結果,比如高考分數不再提高,能考入的學校大致有哪些;再看看智聯招聘、英才網等招聘網站看看你想要面對的職業招聘有哪些能力需求還差多遠,自己能否達到。按照自己現有狀態延續,會有怎樣的結果。
小張高考的時候通過看大量資訊,跟學長請教,結合自己的興趣,對未來的發展做了一個預測,他認為計算機技術將是未來非常重要的知識,是最前沿的,所以小張選擇了計算機專業,經過四年大學之后,計算機的高速發展也讓信息時代快速迭代蛻變,計算機軟件技術越來越受追捧,小張也在大學畢業前早早就簽了滿意的工作。
預測的結果主要目的是對就業危機做準備,而不是逃避危機。有危機存在,才會形成清晰的執行目標去促進實現。
第二步:提前試水
很多人從小學到大學,再到畢業,直到畢業前1-2個月才發現需要找一個工作養活自己,而在此之前,也很少會考慮就業的問題,如果我們在就業壓力大、就業危機來臨之前勇敢地賣出探索的一步,必然會更早的找到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更快地知道我們想要做什么。
小雯是一個很文靜的女孩子,父母雙方都是老師的她卻偏偏喜歡上了學醫,高考的失利讓她痛苦了好一段時間,最終選擇了離她目標非常接近的護士專業,她認為生命是很寶貴的,自己掌握了治療疾病的知識會有安全感,救死扶傷也很有成就感,但是上到大二,她發現大學里學得比較理論,就特別想去真正的醫院進行實習。
這時候她聯系到姑姑的一個朋友在醫院是醫師主任,于是主動申請暑假進行免費實習,經過2個暑假的免費實習,對專業知識和動手能力有了快速提升,也在畢業前因為有豐富的實踐經歷獲得省重點醫院的offer。
因此,在我們對知識有猜疑,對未來就業有不確定的時候,越早地找機會去實踐探索,越能夠讓我們對未來就業有先見之明,知道用人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知道我們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有哪些不足,避免眼高手低的尷尬境地。
第三步:行業分析和總結
大學生就業難,企業想找到合適的人才也很難,原因就是大學教的知識和書本大都是10年前的教材和知識,對于高速發展社會明顯有些水土不服,對比剛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來講,著實尷尬。因為有很多已經接近飽和的專業人才嚴重過剩,社會不需要這么多,比如財會、印刷、鋼鐵制造等專業。
而現實企業招聘時候又有很多人稀缺人才大學還沒有開設相關專業,讓企業招人著實困難,比如在12年的時候招新媒體運營等。
怎么做行業分析和總結呢,只要關注自己學習的專業領域,去行業論壇看新聞看咨詢,找到當今時代最新的,變化和發展最快的事物去研究研究,你會發泄些不一樣,同時可以去相關企業和單位走訪和調研。
第四步:準備好你的專業備胎
我們知道,汽車后備箱里往往會準備一個好的輪胎;做完一餐飯,家里一定還備有一些米面油鹽;我們出遠門身上穿了一身衣服,包里往往還有幾件替換的,家里也會常常備些感冒藥....我們為了讓自己在危機出現時不那么忙亂,都會預備上應急物品,同理,我們面對就業壓力大的今天,也可以給自己準備一個第二專業和特長,技多不壓身,一定會有顯著效果。
現在大學往往都會有第二專業可以選擇,也可以輔修第二學位,同時可以培養一個自己的專業興趣,比如學習俄語的語言知識同時,我可以在學習旅游管理,將來在出國游領域一定有更多優勢;也比如學習會計的同時,我又比較喜歡食品行業,輔修食品類的專業知識后在農產品企業必然會有更為突出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