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導讀】身處亂世,柴進得以自保的秘密是什么
【名著導讀】
《水滸傳》中,柴進是個很特殊的人。他出身高貴,是大周皇帝的后代子孫,可是,為什么要結交資助很多的英雄草莽呢?他擁有“丹書鐵券”,也就是免死金牌,又為什么要上梁山,走造反路線呢?招安后,許多好漢的下場都不好,柴進卻得以善終,又是為什么呢?
測試題:
1、“丹書鐵劵”是什么?柴進為什么有“丹書鐵劵”?
2、擁有免死金牌,身為皇帝后代的柴進,為何要結交江湖草莽?
3、柴進身處亂世,得以自保的秘密是什么?
【趣味題】
以下是關于楊志的故事,你能把它們按順序重新排列嗎?
A. 門招天下客
B. 失陷高唐州
C. 簪花入禁院
D. 藏炮擊縻貹
E. 化名破方臘
【分析與解讀】
同學們,《水滸傳》中,排名第十的是天貴星柴進。這個人,長的很帥,怎么帥呢?他“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掩口髭須,三十四五年紀。”可謂英俊瀟灑,氣度不凡。
他不僅人長得帥,身份更是顯赫。他是大周皇帝的后代子孫,擁有著純正的皇室血統,因為他的祖先讓位于宋太祖有功,而被賜予“丹書鐵劵”。
什么是“丹書鐵劵”呢?它是指帝王頒授給有功之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也就是民間敘事中所說的 “免死金牌”。
柴進擁有“丹書鐵劵”,意味著擁有了一件護身符,一般人是不敢拿他怎么樣的。事實也是這樣。一般人,是不敢窩藏罪犯的,怕會受連累。可是柴進呢?“便殺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庫的財物”的人,也敢藏在屋里。可見他是有恃無恐的。
他雖是貴胄出身,卻仗義疏財,愛結識天下好漢,救助遭配的人,被稱為“現世的孟嘗君”。
孟嘗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他廣收人才,有門下食客三千,是個大賢人。從“現世孟嘗君”這個稱號,可見柴進的仗義疏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他家中養著三五十個好漢,林沖、武松、宋江等人都受過他的幫助。
我們不禁要問,出身如此高貴的人,為什么要結交那么多草莽英雄呢?
我想,這大概是他在亂世中為自己尋找的另一塊“護身符”吧。社會動蕩,必然伴隨著造反起義。這時候,擁有“丹書鐵劵”,是無法保自己平安的。相反的,結交一些俠客或游民,卻可能在自己身處逆境時,幫自己一把。
從這一點來看,柴進是有遠見,有謀劃的人,他懂得在亂世之中,為自己多留一條路,多做一份準備。后來,當柴進被新貴殷天錫欺凌時,正是李逵這樣的好漢解救了他。
殷天錫,新任知府高廉的妻舅,想強占柴皇城,也就是柴進的叔叔的后花園。這個人,狗仗人勢,口放狂言:“限你三日便要出屋。三日外不搬,先把你這廝枷號起,先吃我一百訊棍。”柴進說,你不要欺人太甚,我家也是龍子龍孫,放著先朝丹書鐵券,誰敢不敬! 殷天錫說,你拿出來給我看看。 柴進說,現放在滄州家里,已經派人去取了。殷天錫是怎么說的呢?他說,你這是胡說八道,就算真有丹書鐵券,我也不怕。左右啊,給我打!
瞧,只是一個知府的舅子,就敢如此目中無人!在亂世之中,皇帝的后代這一貴族血統是沒用的,丹書鐵券免死金牌是不值一毛錢的。反倒是柴進身旁的李逵,聽了這樣的話,一時性起,殺了殷天錫。殷天錫死后,柴進怕李逵有麻煩,讓他快快逃走,自己卻因此獲罪,被關進了牢里,后來,是宋江派人攻打大唐州,把柴進從牢里救了出來。柴進之前幫助過的人,現在果然幫助了他。
但柴進也因此有勾結反賊的嫌疑,只能上梁山落草了。柴進的被逼上梁山,應該也是“官逼民反”的一個例子。盡管他不是民,是貴族,可是,身為貴族的他,尚且被逼造反,不是更說明統治階級的黑暗與腐朽嗎?
身為貴族的他,比一般人更清楚地知道官場的黑暗,因此,受招安后,平定方臘時,柴進因為立下戰功,被授為武節將軍、橫海軍滄州都統制,這算是中級軍官了。但是,柴進并不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而是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因為曾經當了臥底,被方臘招為駙馬,日后可能會被奸臣讒害。于是,以患有風疾為由,把官還給朝廷,還做一個普通老百姓,遠離是非之地,最張能夠無疾而終。這與梁山的許多好漢相比,是很好的結局了。
綜上所述,柴進身處亂世,能夠得以自保,是因為他更清楚知道統治階級的黑暗與腐朽。他有免死金牌,但仍結交江湖好漢,以備危急時刻得以救助。他征方臘有功,但不貪戀官職,而是果斷辭官為民,遠離是非之地。因為他在亂世中仍能清醒,所以得以自保。
好,同學們,我們今天就講到這里,想了解更多關于柴進的故事,趕緊拿起書,讀一讀吧!
【趣味題答案】C.? D.? B.? 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