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T1發布
2015年8月25日堅果手機發布
2015年10月19日文青版堅果手機發布
2015年12月29日T2發布
2016年10月18日M1/M1L發布
2017年5月9日堅果 Pro發布
先回顧了一下錘科發布的歷代手機產品,除了T1從投產到停產一直未出支持電信網絡的版本,其余4部都有入手。
購買的第一部錘科產品是文青版堅果手機,遠州鼠的配色,其實說清楚一點就是土黃色。當時堅果手機的電信版應該也是難產或者有其他外界不知的因素導致該版本的機器一直沒有具體的上市時間,可老羅在堅果的發布會上和隨后的“文藝青年們的聚會”上再三夸口說后期一定會出支持電信網絡的機器。也就使后來趕鴨子上架似得在淘寶眾籌上線了第一代堅果手機的3款電信版:要是沒記錯的話是堅果手機黑色版、堅果手機標準版和上面提到的文青版堅果手機。
當時的電信版堅果只有卡槽一支持使用電信4G網絡,卡槽二僅支持移動或者聯通的2G網絡,也就是GSM網,雙卡的應用場景在現在想來真是少的可憐,這也就有了在隨后年底T2的發布會上,當keynote上投出“全網通”三個字時歡呼叫好的情形真不亞于看到真機后的反應。
扯遠了...說回堅果 Pro,做為錘科的第5款手機產品,在筆者看來堅果 Pro是在T1之后最有錘科血統的一款作品,發布會前一天看到網上的諜照,一度以為是網友用T1圖片PS的,直到發布會開始還被老羅的“你還想怎樣”的外觀設計所騙,還好最后劇情反轉,錘粉羅粉都松了口氣。
購買經歷:
正式聊手機之前先說說購買經歷,筆者手上這臺堅果 Pro為酒紅色64G版本,是在5月9日發布會當晚看直播的小間歇在京東上購買的,第二天收到。其實發布會當晚9點多的時候京東就已經把堅果 Pro的真機渲染圖掛上去了,當時老羅還在講著”你還想怎樣“的ID設計,一時讓不少人以為這次又是錘科和京東的信息同步出現了什么問題。
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酒紅色64G版本應該是有購買意向人群中的第一選擇,其次是入門版1499元的碳黑色和細細的紅線特別版,走量比較一般的是128G的碳黑色版本,該版本目前在官網和京東都還是現貨發售的狀態。
包裝
這次堅果 Pro的外包盒采用了白色+腰封的設計。腰封的顏色即對應手機本身的顏色,開啟時阻尼感適中,盒子可以通過自身重量從上蓋中滑出,不存在之前在M1上盒子不能自動滑落的尷尬。包裝盒整體設計都非常簡潔,整機配置與參數信息都印在腰封背面。
外觀&手感
整機正面板上依舊貼著不透明保護膜,還是那句熟悉的THE PRIDE & JOY OF AN ARTISAN(工匠的驕傲與喜悅)。初上手堅果 Pro并沒有想象中有份量,厚度控制的也一般,相比T1/T2稍薄一些,但不如M1上手后帶來的輕薄感。正面板依舊采用圓形Home鍵,按鍵手感相較M1上那枚厚實點,回饋較為踏實,沒有M1上脆生生的感覺,但對比前幾代有機械按鍵的iPhone手感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正面板采用了手機上并不多見的金屬拼接玻璃的設計,比較新穎,酒紅色機器紅黑撞色搭配起來也是絕妙。聽筒與光線距離感應器共用一個開槽的設計也一直是錘科產品的一個標志,在這就不過多的贅述了,只提一點:堅果 Pro上這個一體開槽被進一步拉長,也就是說,聽筒和光線距離感應器開孔要比之前幾代產品長出不少。
網上不少聲音都在說亮屏后大黑邊和樂視有的一拼,其實在筆者看來堅果 Pro的黑邊還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日常使用中不論是閱讀、刷微博還是觀看視頻都不會因為黑邊問題而間接影響使用者的專注度。或許是采用了金屬直接拼接玻璃和圓形Home鍵的設計,堅果 Pro的下巴較長,也就導致下邊框黑邊還是挺明顯的,同時在點選屏幕左上角內容的時候底部倒角會直接頂在掌心。
機身背面,老羅引以為傲的錘科LOGO大而醒目,一改發布會上老羅口中“錘子科技產品歷史上的恥辱“--M1上小到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的LOGO。堅果 Pro三種配色的背板LOGO在工藝處理上還是有些不同的,酒紅色版本直接印刷在了機身上嵌在背部整塊保護玻璃的下方,碳黑色版本為一塊金屬片經過陽極氧化噴涂處理后鑲嵌在背板玻璃上,細紅線特別版則是將金屬片的顏色換成了紅銅色。(其中碳黑色32G版本的背板LOGO也為印刷工藝)
堅果 Pro采用了雙攝像頭方案,也是比較常見的彩色+黑白的組合,比較特別的是兩顆攝像頭直接做在了整塊保護玻璃的下方,直接使用背板玻璃保護鏡頭模組,這樣的處理方案還是第一次見到,好處是鏡頭絕對不激凸,問題是會不會對拍照時的透光率和成像效果帶來影響就不得而知了。(鏡頭左側不是雙色溫閃光燈,官方給的數據是:RGBW 白平衡傳感器 + 飛利浦高顯色指數閃光燈)
整機唯一一處”smartisan“的品牌傳遞,放在了機身背面下方與玻璃銜接的塑料貼片上。
是的沒錯,是塑料貼片,堅果 Pro此次中框與前面板下方的金屬是一體成型的,背板的銜接部分為塑料,但是經過特殊打磨處理后手感已經與金屬類似,也不存在色差。
說說手感問題,相比T1的塑制邊框,堅果 Pro的金屬材質在帶來觸感上享受的同時也要面對手感上一定的妥協,堅果 Pro的四條邊線并沒有經過刻意的打磨,相比T2同為金屬邊框明顯的收角和斜切面積,堅果 Pro整機棱角分明,CNC切割后的斜切面基本上很難察覺到,李劍葉也在采訪中表示后期會在工藝上進行改善,不過網上盛傳的割手倒是說不上,但在使用過程中用力握緊機身時硌手感還是存在的。由于沒入老羅“賺錢的“配件手感膜,不好評論手感膜是否會對手感有一定改善,但堅果 Pro和T1一樣,整機較滑,碎屏險或者帶個套還是有必要的。
堅果 Pro放棄了一直堅持的雙側鍵+無電源鍵設計,改為時下主流的音量鍵+電源鍵的方案,堅果 Pro將兩個按鍵都放在了機身的右側,且電源鍵位置偏下,筆者在使用的近半個月時間里多次在單手刷微博或者閱讀的時候由于習慣性移動了一下握持位置,誤觸到電源按鍵導致鎖屏,對體驗帶來影響。而且按鍵鍵程偏短回饋偏軟,基本稍加用力在未完全按下去的時候就會得到操作上的反饋。
由于取消了雙側鍵,筆者之前在M1上使用的滅屏下擠壓雙側鍵點亮閃光燈和亮屏時擠壓雙側鍵短按、長按的截屏和截屏編輯功能都無法繼續在堅果 Pro上使用了。目前錘科給到的解決方案是將點亮閃光燈和截屏功能都放在了下拉欄的快捷操作里,截圖還好說,可用電源鍵+Home鍵替代,但著急的時候想用下閃光燈,解鎖亮屏點擊才能點亮的使用場景真的比擠壓雙側鍵直接點亮要繁瑣的多,在這還是是希望錘科在之后產品上還能回歸雙側按鍵布局,用一個側鍵代替電源鍵的功能對幾乎所有的用戶來說是沒有什么學習成本的。
沒有了雙側鍵,堅果 Pro的機身左側自然也留下了一道”再完美的傷疤也是傷疤“的傷疤,SIM卡開槽較為靠上,卡托為金屬一體,質感很好,不存在松動的現象,與或卡槽可支持雙Nano卡或一Nano、一TF卡,TF卡最高可支持128GB的存儲擴展,對購買32G版本的用戶還是很友好的。
機身頂部只有一個輔助麥克風的開孔,下部左側為主麥克風,右側為揚聲器,中間Type-C接口。額...沒有3.5mm耳機孔,為此老羅給大家準備了一條Type-C接口的Smartisan S-101 耳機...99元+雙色可選。當然如果不愿意買的話,隨機附帶的Type-C轉3.5mm轉接線也許會給你帶來一絲安慰。
堅果 Pro配置一覽
(以下數據整理自t.tt):
網絡方面:雙卡雙待全網通,雙 Nano-SIM 卡槽,任意卡槽均可設置為主卡(兩張電信卡無法同時使用)。
WiFi無線接受能力上支持 2.4 + 5 GHz 頻段,藍牙采用了最新的4.2協議,128GB版還多了一個全功能的NFC,就是在后期如果支持的情況下可以當公交卡或者電子錢包使用。
電池容量3500mAh,支持QC3.0快充,最高充電功率可達 18W,實測下來充電速度與發布會上宣傳的不相上下,一小時保底充到80%以上,續航可以說是堅果 Pro的一大亮點,充滿電后,在中重度使用的情況下,堅持一天不成問題。
5.5 英寸 In-Cell 全高清顯示屏,1920 x 1080 分辨率,403 ppi。
后置攝像頭為:1300 萬像素 + 1300 萬像素雙攝像頭,?/2.0 的光圈,支持PDAF 相位對焦,前置攝像頭的區分有點意思:堅果 Pro 32GB 版為800 萬像素,堅果 Pro 64GB /128GB版為1600 萬像素。
當下各家廠商在智能機廝殺的紅海里,配置也都拉不開差距,誰都沒有什么過多可說的亮點,堅果 Pro亦是如此。
不過發布會當天的一個小插曲還挺有意思:就在堅果 Pro發布當天,高通在北京公布了驍龍660和驍龍630系列處理器,其中驍龍630就是替代前作驍龍626的升級版(堅果 Pro 64G/128G處理器為驍龍626),新款驍龍處理器制程也全線進入14nm,預計會成為下半年1500-2000元檔機子的首選處理器。不知老羅會做何感想?不過錘科手機向來也賣的不是配置,而是...哈哈哈。
系統&差異化
Smartisan OS從2013年3月27日面世以來一直與其他廠商的深度定制Android有著不小的差異化,Smartisan OS堅持的擬物風格不論是圖標還是在系統級應用的操作界面上都能感受到。老羅之前解釋過Smartisan OS擬物風格的初衷:就是通過這種類似實物按鍵設計風格,讓用戶沒有學習成本,能夠在潛意識驅使下自覺去操作使用智能手機,因為老羅認為在當下不是每個人都使用過智能手機,不是每個人都會明白智能手機的操作邏輯,Smartisan OS便是要通過這些細節上的引導讓使用者能最快的上手。
這次也就隨著發布會上老羅著重強調的三個點即One Step(1.5)、Big Bang(2.0)、閃念膠囊(Idea Pills)再加一個語音輸入,這四塊為切入聊一聊Smartisan OS在差異化的同時帶來了那些意想不到的便捷與驚喜。(一下內容基于Smartisan OS v3.6.3版)
One Step(1.5)
錘子科技的一小步,智能手機進化的一大步,One Step的使命在于打破應用間壁壘,帶來桌面系統上程序間無縫切換的協同操作體驗。One Step便是向這個目標挺進了一步,在屏幕左側添加了一欄類似桌面系統的任務欄,可以固定常用的應用,在任意界面或者應用內點擊左側圖標即可切換到對應應用。
限于手機屏幕尺寸的限制和交互操作形式相對單一,One Step支持拖拽分享功能,很好的解決了用戶日常使用中對文字或圖片分享時繁瑣操作的步驟,在One Step中任意可編輯的文字,選中點住即可被拽起進行分享,圖片也是如此。
1.5版本增加一步查詞功能,有點像金山詞霸時代的鼠標取義:
新增的智能拖拽、以圖搜圖和后續版本會加上的識別字體功能應用場景都比較小眾,包括智能拖拽的使用上,筆者在大部分的使用場景下都會先把整段的信息炸開再選取有用的信息進行拖拽保存或者查詢,要比智能拖拽的結果更精準一些。
Big Bang(2.0)
Big Bang的初衷在于解決手機上文字處理時的諸多不便,比如精準點選光標的位置和在整段文字中提取出一些想要的信息二次加工。
Big Bang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拇指大面積接觸想要處理提取的整段文字后,會將其炸開:
文字炸開后可以任意點選復制,配合One Step的拖拽功能,應用程序間的信息交互進一步被打通。
同時,在2.0版本中,OCR圖像文本識別進一步優化,被炸開的文字可以再次炸了又炸,炸成單個文字,炸開后的文字可以直接進入編輯模式,編輯模式下的光標點選異常精準好用,應該是目前手機端最佳的文字處理方案了。
閃念膠囊(Idea Pills)
閃念膠囊是此次隨同堅果 Pro新加入的功能,有點類似于即時貼+語音備忘錄的合體,由于閃念膠囊還處在測試階段,目前版本功能也確不是很多,在鎖屏或亮屏的任意界面下,長按Home鍵,激活閃念膠囊,對著它說話,它會將說出的語音轉化為文字同時保存原音頻記錄收在屏幕側邊。
筆者在日常使用閃念膠囊時更多的是把它當作一個記事本來用,按下Home 鍵說段語音或者打字記錄一下腦中一閃而過的事情,確實比用筆在本子上劃幾下或之前在便簽中做記錄要快捷的多。
語音輸入
其實語音輸入不應該放在Smartisan OS的創新里來說,但不得不承認是老羅將手機端的語音輸入帶入了大眾視野,相比之前手機端全鍵盤輸入模式下手指經常誤觸的煩惱,9鍵模式下重音字重復出現的繁瑣和手寫輸入太慢的情況,語音輸入真的解決了全年齡段智能手機使用者文字輸入時的痛點。
相比對于拼音不太熟練的手寫輸入用戶,語音輸入法完全解放了雙手,也避免了遇到生僻字不會寫的情況,文字輸入速度極大提高。目前,基本上幾家數得上的語音輸入解決方案都已經做到了97%的準確率,如果只是日常聊天使用的話幾乎是不需要二次修改的。
但也不是說語音輸入就已經可以完全替代拼音或者五筆的輸入了,因為在使用中我們進行語音輸入時會習慣性帶上口語,在文字轉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二次對這些口語文字或者產生的錯別字進行修改,才能適用于比較正式的書面文字應用的場景,所以語音輸入在日常聊天中使用或者小范圍的正式文字編輯時可用的,但大范圍使用語音輸入進行文字錄入的可用程度和電腦打字比起來目前看還是捉襟見肘的。
對于Smartisan OS來說,它一直都是錘科的核心競爭力,不少購買錘科手機的用戶都是沖著Smartisan OS去的,不得不否認在MIUI、Flyme這些越升級越像的國產深度定制安卓系統中Smartisan OS是特立獨行的,它有自己的態度和堅持,也給智能手機的使用者帶來不一樣的喜悅。
但也是由于像MIUI、Flyme、ZUI等一眾國產廠商的系統越來越完善和越來越功能豐富差異越來越小的情況下,Smartisan OS能給用戶帶來的創新更多的已經是癢點創新而不是痛點上的創新了,同樣我們也認同錘科的整合能力很強大,它能用好業內的一線軟資源而且會讓這些資源在Smartisan OS上放出不一樣的溢彩,Smartisan OS會不會顛覆智能手機的使用邏輯這點沒辦法確定,但是在下一個計算平臺的大潮來臨之前給錘科和老羅去完成這個顛覆的時間可能從Smartisan OS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不那么充裕了。
購買建議
如果你是iPhone用戶,苦于沒有雙卡功能,那遇到堅果 Pro就毫不猶豫的買吧,因為老羅都為iPhone做了這么貼心的“陪護功能”,就算再不濟這也算是“東半球功能最強大的充電寶啊”!
如果是老錘科用戶,正在使用M1或者T2,那不推薦換成堅果 Pro,T2的用戶倒是可以考慮升級到M1系列,目前價格幾經縮水已基本觸底,M1的用戶可以等待下T3,手中還是堅果一代的話就毫不猶豫的買買買!
如果是其他安卓廠商用戶想嘗鮮Smartisan OS那堅果 Pro確實是不二之選,不論工業設計上還是系統軟件上都深得錘科的造詣。當作主力機使用的話推薦64G版本起跳,要是單純想嘗嘗鮮32G也可以。
總結
堅果 Pro當作主力機使用快兩周時間,覺得錘科在下一代旗艦產品上迫切需要配壓感屏幕了,好多系統層級的交互光靠手指與屏幕的接觸面積去觸發相應操作還是容易帶來體驗上的滯后感,如果壓感屏幕的加入,不論是Big Bang或是One Step的交互上一定能碰撞出新的玩法。
堅果 Pro這次的ID設計是不是像第一代堅果上的ODM方案目前也不得而知,但堅果 Pro整機視覺上差異化明顯,第一眼看到確實漂亮,拿起來把玩一會也確實能感受到精致。
堅果 Pro上看到了老羅堅持的影子,也看到了吳德周老師帶來的成熟方案,可以說堅果 Pro是錘科完成度最高的一款手機產品了,也是讓一眾不黑不捧的吃瓜群眾最能認同和產生消費的一款產品。從堅果 Pro上我們可以大致看出之后錘科的路線,差異化的ID設計為主導,特立獨行的操作又兼顧實用性,人文關懷的優先級不會再像之前幾代產品那樣被放到美學之后了。
猜想一下T3,老羅和朱蕭木都說過T系列將繼續主打設計,至于這個設計到底>實用性幾個層級現在還真不太好說,可能受限于技術,可能為了錘科的發展,可能為了下一部更好的“T1”,也許T3真的是“你還想怎樣的”樣子時,做為羅粉,還是會接受。
在M1/L的發布之后本就以為老羅會為了錘科走下去,而泯然眾人矣,但堅果 Pro的不一樣又看到了老羅那份孤獨又傲嬌的堅持。
就像羅振宇說的:如果羅永浩失敗了,那只是歷史上無數次瘋子向一個風車一樣的魔鬼發動沖擊,然后敗了,他重復太多次了,一點意思都沒有,但是如果羅永浩成功了,他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有趣一點點,每一個人只要他心里有一點狂放的想法,那這樣的一個生命就會被照亮一點點。
最后,還是那句,希望錘子科技好,老羅好,朱蕭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