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了”是一句容易聽到的評價,一擊必殺,具有斃掉創意兼滅掉信心的雙重威力。
社交網絡的興起讓中國的廣告業大踏步前進, 原來不敢干不敢出街的東西,至少網上可以發啊,反正投入比CCTV少多了,反響不好也沒那么高成本。
事件炒作病毒營銷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從Facebook上國外的小伙伴那里學來的方法,轉身以十倍的速度和打擊量投入到微博和微信上。今天還冒著熱氣的想法明天就變成了沒人屑于使用的過時產品。是網民的閾值提高了,還是客戶的閾值提高了?
所有品牌都在期待出奇制勝,同時花錢越少越好。總之越扯越好,越狗血越好。不好意思,當你在吐槽春晚不好笑全是微博老段子的時候,我們自己的“笑點”已經比你更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蔡明還能年年自帶彈幕是件特別值得點贊的事。
在寫一個情人節方案之前去adsoftheworld上翻國外的案子,又看到了Wikinsons那個傳得特火的戶外:
胡子和玫瑰
來自巴黎JWT
在這個案例中,除了showcase拍得漂亮,想法簡單又切實結合產品訴求以外,它又有什么深層的特點呢?
1 好奇心
人們的好奇心,以及處女座式的對“整齊”的偏好,這是驅動人們上前拔下“胡子”的第一動力。這個洞察是極為精妙的,就像捏泡沫一樣,你不知道那到底是因為什么驅動的。
2 分享
這是這個案例中最應該關注的一點,它把屬于戀人之間的愛分享給了所有人,把送花這個私人行為變成了一種街頭社交。“幸福感”是這個創意內在的核心,如果心里沒有愛,沒有分享愛的意識,一定不會想出這個創意,或者在創意發想階段就自我否定了。
把只屬于“他人”的愛轉變為面向每個人的愛,讓路過的所有人都參與其中或被其影響,把溫暖散播到所有人,這是非常高段的洞察。
而這往往也是國內的創意中所欠缺的,能做到“共鳴”已經很難,遑論“分享幸福”了。如果我們做,怕是要扯著嗓子喊“一起來分享你的幸福”吧!
3 客戶同意了
非常現實的一點,這個想法客戶通過并且最終實現了。沒有抱怨“平”,沒有抱怨是否能產生足夠的聲量,沒抱怨如何線上線下結合,沒抱怨……總之,這個并不靠出奇吸引眼球,不夠聳動,不夠惡搞,不夠有動靜的創意最終被完美執行了下來,而它表現出來的更只有“溫馨”而已,和出奇八桿子打不著。
每次看到國外這種案例,都在感嘆,在國內是不是能玩得起來?老外的幸福真簡單。
受眾或客戶的閾值什么時候是個頭誰也不知道。人家為你付費了,便期待得到與眾不同的想法,這無可厚非。但是,好像沒有什么錢是付給創意的吧?我們為投入的人力按人頭計費,為投放的媒體計費用,為出差的機票和酒店付費,但有哪一項是為創意付錢的?沒被執行出來前,所有的創意都不值一錢,可以直接打回,并且重復無數次直到滿意的東西出來為止。
如果國內的哪個品牌能做出一個這樣簡單又溫暖人心的創意,那一定是得道成仙了,Agency和客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