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啟智,明心,愈學愈行愈遠
? ? ——曹春梅名班主任工作室參加青島市中小學名班主任第三期論壇活動
? ? 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二日,由青島市教育局基教處團委孫興銘書記牽頭,張國強名班主任工作室承辦的青島市中小學名班主任第三期論壇活動在青島創業大學如期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創新班級管理,培育核心素養,做幸福班主任”,邀請了北京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汪克良教授,全國知名班主任、全國班主任研究會核心成員、深圳市優秀班主任劉海美老師,全國知名班主任、跨地域名師工作室導師、湖北省首屆十大新銳班主任楊虹萍老師,北京房山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教師隗金枝老師四位專家,為青島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全體成員做了精彩的講座。
? ? 汪克良教授在《教育改革與互聯網+下班主任的思考與思維》的講座中,鮮活生動的事例闡釋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應該干什么?如何用現代視角看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提出教師不僅要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更要授人以“欲”,要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激發其內在的生活與學習的驅動力;教師更應該具有開放與活躍的思維思考教育的真諦,使教育的目標和價值決定教育的途徑和方法,要站在學生的一生來做好教育的一天。
? 劉海美老師做了《核心素養理念下的班級管理策略》的講座,從自身班主任班級工作的日常做法中娓娓道來,以“暖其心、尋其行”的理念,遵循小學生成長的軌跡,以德行育人,真正達到“親其師信其道”。
? ? 楊虹萍老師的《以特色班級文化擦亮班級品牌》講座,很具感染力,通過改變制度管理學生的模式,嘗試創建幸福班級,讓每個孩子在體驗幸福、創造幸福、傳遞幸福中感受人情的溫度、成長的自由度,從而獲得生命發展的廣闊度。特別是善于發揮不同群體的力量,尤其是家長的力量,共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親子關系、教師與家長的關系。
? 隗金枝老師《系列活動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的講座,是從高中班級建設的角度,提出班主任工作的思路應以系列主題活動為載體,創設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用活動引領學生完成從他律到自律,從自育到自塑的過程,引導學生在快樂中體驗成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達到班級文化建設的目的,即搭建平臺,展示才能;培養技能,磨練意志;學會與人相處,共同分享快樂,用成功的德育促進智育成功。
? ? 曹春梅名班主任工作室全體成員在參加論壇的過程中,感觸頗深,論壇結束后均書寫了自己的感悟。
? 青島十七中曹春梅老師:難得在培訓中聽到一位高中班主任的講座,特別在意班級活動實施的效果。所以看到隗老師寫的實施效果很興奮。對學生生活及生存能力的積極影響:禮儀、交流、胸懷、積極面對困難;對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無私關愛、自信、責任、愛心、感恩;對學生學業發展的積極影響: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持久性。很喜歡為了這樣的實施效果而展開的班級活動。也希望經過這樣的培養,學生擁有可以從中學帶走的人文素養、可持續發展能力。
? ? 青島一中呂卓雅老師:這次培訓重點強調了一個詞語“文化”。在四位專家的講座中,我感受到了班級文化的廣義形式和獨特內涵。班主任工作之所以繁重,是因為打交道的對象是鮮活的人。汪克良教授以接地氣的演講打動了我。他傳遞的不光是具體的實踐,還滲透了理念,信任孩子,依賴孩子,孩子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這點和魏書生有些神似。魏書生給每個孩子都安排了任務,汪教授則是通過各種情境的設定調動孩子的內驅力和興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賦予了實際的內涵。利用板報設置疑問,向孩子們征求意見和答案,這是多么新奇的做法,孩子們有事做,自然不會想著做別的,孩子們都動腦子,才讓所有事有了更多可能。
? 青島二中分校劉明老師:在學習中,我感受到了良好的班級文化的重要意義,這需要班主任形成自己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有事做,做了之后有收獲。比如汪老師所講的,用詩詞簽到提升了學生的詩文修養,讓學生修椅子,體會平時坐姿不端給別人帶來的麻煩,讓吸煙的學生辦煙草主題的板報…給活動以教育意義,給教育以活動的靈性。再比如贊美欄,心愿紅包等等設計都是讓學生在溫暖的活動中感受別人的關愛,形成了良好的班級風氣。我們的教育需要關注每個個體的需要,每個個體的特點,讓學生學會成長,而不是成功,學會發展優點而不是克服缺點,學會生活而不是謀生。在學生終生發展的道路上做好引路人的角色,與時俱進,更新思想,提升自己的育人水平。
? ? 青島平度國開中學韓鑫老師:聽了汪克良教授關于《教育改革與互聯網+下班主任的思考與思維》獲益良多。著眼于現在,學生和觀念處于不斷的上升期,在施教和管理過程中學生和班主任之間往往會在觀念上產生差距。因此班級管理的 “用戶管理”思維的運用很值得運用。拓展到班級的管理上很有必要。作為管理的一方,班主任要迫切的考慮學生的需求,考慮學生在思維上的不成熟。在管理上要懂得和學生換位思考,這也是一種教育智慧的體現。學生的管理是為了避免學生忽略學生的存在感,而在此過程中可以采用“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方式來滿足學生在心理上的需求,在整個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既要思遍,為學生多考慮,又要學會思辨同時還要學會思變。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時也能推動班主任管理素質的提升。
? 青島六十六中遲萍老師:一天的培訓學習,聆聽了四位教育專家的講座,收獲頗多。其中最大的一點感受就是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注重班級的文化建設。通過班級文化建設可以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臺,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培養他們互相協作的能力,學會與人相處,并獲得快樂。班主任可以通過這一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引領學生完成從他律到自律從自育到自塑的過程,引領學生在快樂中體驗成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
? 青島六十六中仇姍姍老師:四位專家,各具特色。其中觸動最深的是北京房山中學隗金枝老師在《系列活動促進班級文化建設》中的“開學四問”。帶要出什么樣的學生?要帶出什么樣的班級?班級建設的關鍵詞是什么?達成目標所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作為班主任,尤其是高中班主任,既面臨學業的壓力,也面臨正處在有由青少年到成人轉型期的學生的各種問題,需要通過不同維度的班級活動,促進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班級的文化建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后期的可持續發展做好積淀。高中班主任應該站在高中發展的三年來宏觀規劃,根據不同素養要求和高中三年的不同特點,確立不同主題又具有持續性的系列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通過體驗,真正意義上獲得成長。
又是一年青島最美的時節,在這樣的日子里,聆聽專家的講座,啟智、明心,在學習與實踐中,我們將愈學愈行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