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是2011年,我還在讀大學,看的是《加勒比海盜》是第四部驚濤怪浪。出了電影院我就一口氣把前三部全看完了,可還是覺得意猶未盡,一直盼著第五部趕緊出來,沒成想,這一等就是六年。
六年的時間不長不短,會發生很多事,改變很多人,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輾轉,身份、心態、容貌乃至生活狀態都有了巨大的變化,不變的也許就是對某個特定時期的事物莫名執著地等待吧。
由于工作原因我沒辦法去看首映,后來又因為其他的事情耽擱了。一晃半個月過去了,再不去看就下架了。為了第五部完美的觀影體驗,我把又重新回顧了前四部。
那天我坐在電影院大廳的沙發上等著檢票,一邊吃著浪味仙一邊看著《太陽照常升起》,空氣中傳來張敬軒的《斷點》,那一刻我突然覺得一個人看電影真的沒什么可怕的。
先說說觀影體驗,3D電影效果還是很好的,但帶上眼鏡后畫面整體暗了一些,感覺一直在幽暗昏惑的場景里進行的;除了旁邊大媽的時不時傳來神奇的驚呼和笑聲讓我小小的嫌棄了一下,其他一切正常,完美。
其實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已經喪失了對它以往的濃厚興趣,能堅持獨自前來,不過是想了卻一下這么多年重見杰克的愿望。
事實證明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這次的探險是尋找破除一切海上詛咒的波塞冬的三叉戟。發起人是特納的兒子亨利,是的,就是第三部那個代替大章魚成為飛翔的荷蘭人船長的“精靈王子”。我一直對他在《魔戒》中扮演精靈王子一角印象深刻,剃了胡子依舊是18歲的盛世美顏,在《加勒比海盜》系列里又完美展現出勇敢、爺們的一面,怎能讓人不喜歡。
亨利為了救父親,天文學家卡琳娜為了完成父親的心愿。這部影片選擇父親節檔期上映,的確很有“心機”。杰克起初被所有船員拋棄,灰心喪氣的他主動放棄羅盤換了瓶朗姆酒,誰知這一舉動,解除了薩拉查船長等人的在魔鬼三角洲的禁忌,一群奪命亡靈水手在海上大開殺戒,薩拉查尋找杰克報仇的怒火愈演愈烈。
杰克為了保命,選擇和亨利、卡琳娜合作尋找三叉戟。對了,還有巴博薩,杰克的老對手,沒了一只腿的他活著越發逍遙自在,要不是薩拉查船長嗜血的屠殺活動,想必他還在醉生夢死。
經過卡琳娜的努力,他們終于找到了那片神秘的土地,美麗地仿若天上的星辰。波塞冬的墓地被找到,兩方勢力又陷入爭斗之中,終于,以三叉戟的折斷解除詛咒。薩拉查船長等人恢復人身,而墓地也即將毀滅,眼看著杰克等人就要葬身大海,這時巴博薩出現的了。
一晃而過的身影我竟一時沒有看清是誰,直到鏡頭推進,我才看到褪去華服的巴博薩。他獨自一人乘風破浪而來,仿佛英雄從天而降,可那份熟悉卻親切的讓人感動。
所有人順著鐵索往上爬,薩拉查船長也尾隨其后窮追不舍,卡琳娜不小心脫離鐵索,眼看要掉入深淵,巴博薩一把拽住了她的一只手,像個孩子一樣開心的說,我抓到你了。
卡琳娜也笑了,隨即看到巴博薩手臂的紋身,她愣住了。
“你跟我是什么關系?”
“你是我的寶貝”。
說完,巴博薩跳向薩拉查,抱著他的身軀投向大海。
卡琳娜是巴博薩的親生女兒。
那個她一直以為的天文學父親原來是個海盜。可就是這個沒有盡過一天做父親的責任海盜,在女兒遭受危險時,依舊愿意為她付出生命。
父愛如山。
那個畫面、那段對話,我至今想起來都會濕了眼眶。
“你是我的寶貝”。
是啊,我們都是父親手心里最珍貴的寶貝。
故事在特納和伊麗莎白的擁吻中結束。
我不知道《加勒比海盜》會不會有第五部,巴博薩還能不能再一次復活,我唯一確定的是我還是像以前一樣愛這個系列的片子,六年的時間并沒有像我認為的那樣讓我對它的喜歡有所改變。
很多人都說,第五部真不好看,各個平臺的打分也是差強人意。各種劇情老套賣情懷的說法充斥在網絡。沒錯,杰克的鏡頭相比前幾部少了很多,他的形象也不再高大,可是從第一部到現在,《加勒比海盜》從來就不是個人英雄主義電影。在我看來,杰克不是唯一的主角,這樣一部大片,每個人的都有著他必不可少的位置,人物的性格、事情的走向, 要靠所有人一點點的去表現,最終將整部影片推向高潮。
杰克也不是正義的完美化身,他有很多缺點,并不是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可是我們依然愛他,為什么?因為他夠真實,不圣母,哪怕有些做作裝逼,也是人性格缺點的自然流露,總結來說,就是接地氣,我們更愿意看見一個真實的、作為人的英雄,而非忽略人性高大上的神。
還有電影里穿插的各種小細節,給人一種驚艷之感,就像一件看似很普通的衣服,仔細觀察它的袖口或者領口有一些非比尋常的處理,馬上就會發現與其他廉價衣服截然不同,細節的美感顯得淋漓盡致。
我很慶幸拖著抱恙的身體獨自一人看了我想念了六年的影片,有些情感很奇怪,你總是心心念念的惦記著,等到真的到來又覺得興趣索然,可當再去觸碰,一切的想當然又會再一次土崩瓦解,你的靈魂會作出正確的選擇。
從今往后我還是會堅定地說,我最喜歡的電影依舊是《加勒比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