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還能想到一個畫面,在好聲音現(xiàn)場,汪峰老師鄭重嚴(yán)肅地問學(xué)員:告訴我,你的夢想是什么?今天想到這個畫面我還是感覺有點滑稽,有一點好笑。還有馬云爸爸的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要實現(xiàn)了呢? ?記得從小我們就被父母和老師問,你的夢想是什么,那時候我們很天真,科學(xué)家、作家,都是最常出現(xiàn)的職業(yè),我們懷著簡單的愿望去憧憬這些美好的未來。
上次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李笑來小時候老師要求寫一篇關(guān)于自己理想的作文,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理想是啥,死活不寫。最后老師只能把家長叫來,李笑來爸爸聽完老師的話,半天沒有做聲,拿出煙和紙卷起來用火柴點上,等把火柴扔到垃圾桶里,他才對老師說了一句:“老師,我有個事要問一下,老師你的夢想是什么?”老師沒有說話讓李笑來回去了。是不是很搞笑,反正我是笑出來了。
我的目的不是嘲笑夢想,我說的是夢想不應(yīng)該是這樣,至少不應(yīng)該只是說一說,寫一寫而已。據(jù)我所知,在人群體里有明確夢想的人比例非常低,因為多數(shù)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夢想對自己的生活并沒有改變多少,在家聊夢想,出門就是晴天霹靂,完全不符合他們的想法。《申肖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火遍大江南北,其中主人公的一句臺詞,“有希望是好的,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我們看到的是主人公的夢想,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主人公十幾年如一日的挖洞、為了出獄還給監(jiān)獄長提供無償法律服務(wù)、還有為了建立圖書館每周不間斷的信,這些努力我們都要看到。他所做的,行動遠多于想法,能夠去動手去做才是第一步。天天聊夢想,不是瘋子,就是毒雞湯。
我們多數(shù)人都是有改變現(xiàn)狀的愿望的,但是總是沒有下一步的行動。我們?yōu)槭裁磿@樣呢?是因為我們不愿意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總是想出手就要做成最好的。這是不可能的,不斷進步、不斷成長、不斷迭代,在長期看來能夠不斷進步才是我們所要做的。說一下我的事情,在上個月我堅持一個月寫作后,我發(fā)現(xiàn)我們自己的獨創(chuàng)思想,然后我總是想能夠?qū)懸黄且黄砸淹耆瓌?chuàng)思想的文章,然后在差不多20天的時間里,我沒有發(fā)布一篇文章。在前天時,我想清楚一個道理,能夠讓寫作水平不斷進步才是我要追求的,而不是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直接去做,接受沒有可能完美的自己是改變的第一步。
綜上所說,談夢想的同時,付出更多的行動才是改變的開始。
最近發(fā)現(xiàn)只談邏輯的文章,我還是難以駕馭的,所以可能看起來有點雞湯,敬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