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本身就是一種感覺,所以傷與被傷才格外讓人心痛。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冒著風險、披著恐慌、帶著猜疑去愛,這不是"作",不是"賤",這,只是一種成熟的殘忍的方式。
默笙,知性和高冷的美,總讓人著迷。
每天穿梭在高樓林立的城市森林里,光鮮亮麗的身影似乎點亮了整座城。在圓桌會議上、在碩大的舞臺上、在項目的講演中、在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掌聲中,她的美麗無人能比。
有一天,有人對她說:30了,是時候該找一個男朋友了。
默笙被這簡單的話戳中了心。
生病了,一個人掛吊瓶,看著坐在對面姑娘,男友的貼心照顧,默笙永遠用一個不屑的眼神回復,然后騙自己說我比她更優秀,因為我獨立;夜深了,一個人喝一杯紅酒,看著窗外來往的車輛和行人,默笙流淚了,卻永遠不知道這眼淚是流給誰的;下飛機了,一個人拖著沉重的行李箱,站在路邊叫出租車,雷厲風行的身影中,默笙認為心酸是永遠不能被看穿的;周末了,一個人睡醒后,洗了幾件衣服,打掃了一下房間,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不知道該去做些什么;參加婚禮了,一個人坐在角落,聽著一首首甜蜜的歌,看著彼此說"我愿意",哭的最兇的永遠不是新娘,而是墨笙。
是啊,默笙,你該找一個愛你的人了。
于是,默笙去了相親大會,認識了煜陽。
默笙對煜陽第一眼并沒有心動,第二眼也沒有。在微信上聊了一整晚,還是沒有。某天的電話粥煲一個多小時,還是沒有。
直到有一天,煜陽說自那次相親大會后,我們都還沒有見過面,我們見個面吧。
默笙答應了,那一刻或許她只把煜陽當作一個朋友或客戶吧,只是出于禮貌性的答應了。
周二的下午五點,煜陽準時到了默笙公司樓下,默笙上了煜陽的車,彼此看了一眼,然后煜陽突然拉起了默笙的手,對他笑了一下,說"我們去哪"。
一向高冷的默笙,在那一瞬間,沒有甩開煜陽的手;一向用左半腦做決定的默笙,在那一瞬間,露出最純潔的微笑說"你說吧"。
兩個人在一間很小但很有格調的餐廳吃了晚飯,然后在熱鬧的街,煜陽牽著默笙的手,說著、笑著、走著、看著,世界在那一刻,不再因為默笙的知性和高冷而美麗,而因為她干凈的笑容和隨性的步伐而綻放。
第一次正式約會的結束,默笙忽然開始覺得自己的世界除了工作,還可以有點別的精彩,于是,默笙決定和煜陽在一起了。
約會結束的第二天清晨,默笙像變了一個人,她開始主動給煜陽發微信問好,在一整天的工作中,不論做什么事情,都時時刻刻想著煜陽,在想此時此刻的他在哪里,在忙些什么。從清晨六點半到凌晨十二點,她似乎想把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展示給煜陽看。
而約會結束的第二天清晨,煜陽也像變了一個人,他沒有回復默笙的消息。從清晨到傍晚,默笙發來的所有消息,他都沒有回,直到凌晨十二點,煜陽給默笙發了一句:早點睡吧,晚安。
在往后的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默笙每天從清晨到凌晨,還一如既往的給煜陽發微信,告訴他自己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遇到了哪些開心的事兒、哪些不開心的事兒。可煜陽也一如既往的對這些信息視而不見,只在午夜時分,回復一句"早點睡吧"。
在第十天,默笙開始覺得煜陽對她的回應讓她有些難過。她左思右想,決定對煜陽打開心扉,說出她的心里話,她編輯了一條長長的微信:其實,說實話,我一開始并沒有對你心動,你不是我喜歡的那個人,可就在那天我們見面的那一天,在車上,你拉起了我的手,對我笑了一下,我忽然對你心動了,可你現在的不冷不熱讓我很心痛,對一個人心動的感覺真的不好,因為得不到回應會很痛。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如果不喜歡我這種類型的,那就算了吧,沒關系。
一個在任何時刻、任何情景中都可以保持理性和睿智的女人,進入了感情世界,就一秒變成了白癡。
煜陽說:沒有。
這是兩人相處十天來煜陽回微信最快速的一次,而一句"沒有"在默笙幾乎的絕望中又燃起了欲望的火苗。于是,默笙說:我是一個很需要安全感的人,你這樣對我,讓我很沒有安全感。
煜陽回了三個字:我錯了。
然后,就再也沒有然后的任何言語了。
在默笙看來,真正的心動應該是有說不完的話,是一刻不見就有要瘋掉的感覺,顯然,默笙做到了,可煜陽沒有。
就這樣子,默笙不再給煜陽發微信,因為她知道得不到回應會比獨自想一個人更痛。
就這樣子,又一個十天過去了,默笙和煜陽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就這樣子,再一個十天過去了,墨笙在煜陽在朋友圈看見他和一個女孩子的照片,并寫了一句:春風十里不如你。
那個瞬間,默笙想哭,可眼淚卻怎么也掉不下來;那個瞬間,默笙想求煜陽和她在一起,可拿起電話怎么也沒有勇氣撥通;那個瞬間,默笙想狠狠的罵一句:你就是個雜碎,可這幾個字在微信的對話框,寫了又刪了,刪了又寫了,最后還是刪了。那個瞬間,默笙想打給某個人打個電話說說,刷了幾遍通訊錄,可怎么也找不出一個可以聽她說這些話的人。
就這樣,那一晚,伴著淅淅瀝瀝的小雨,默笙站在窗邊,看著燈火闌珊的夜,點燃了一根煙,一點點感受著自己的痛,沒人可以分擔的痛。
很快,一個月過去了,默笙成功的用加倍的忙碌驅趕走了那份傷痛。終于,一切又回到了從前,一切又重新開始,一切又變得光亮起來。
其實,這個世界沒有誰一定有義務出現在我們身邊,也沒有誰一定有義務陪伴在我們身邊,因為有些人的出現,真的只是為了給我們上一課。下課了,該走的人就會走,不論他留下的是最美好的記憶,還是最糟糕的記憶,只要這一課對我們來講是精彩的,足以。
十個月過后,默笙再次遇見了一個讓她心動的人,這一次,她變得理智,她開始學如何擁有愛的能力,如何更好的與人相處,如何談一場完美的戀愛,這些,都是在十個月前的那一場傷痛中所教給她的。她不再莽撞,不再不理智,不再因愛徹底失去自我。
所以,真正的成熟從來都不來自讀書和行路,還有閱人無數,而是來自傷痛,只有傷痛才能讓一個人銘記無知和愚鈍,然后變得更加堅強和有韌性。一個人成長的智慧、感情的智慧是在一個個傷痛過后被釋放,而一個人的成熟也是在傷痛中被一點點塑造出來。
在這世間,其實沒有愛了不該愛的人,也沒有犯了不該犯的錯,也沒有感到萬分沮喪就要開始懷疑人生,很多事情,即便早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但我們需要一往情深,因為感情世界里真正的成熟需要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