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你進入三歲,我就開始帶你試聽各類興趣班。不為別的,只是想豐富你的童年生活。潛意識里不斷說服自己,不跟隨大潮,以你的興趣出發點為首要原則。
試聽畫畫課,你特別喜歡。這個班里的孩子大多是3歲半,課程結合這個階段孩子的年齡特點,以繪本的形式引入,除了畫還結合了手工、動手操作等方式。繪畫課的教育理念比較吸引我:從一個點出發,運用發散的思維讓學生盡情想象,注重色彩的搭配,不限制學生的創作力。
試聽英語課的時候,你表現出高漲的熱情。8個小朋友,每一個環節,你都積極地參與,即使剛剛與外教老師進行過互動,仍然想要再試一次。盡管你發出的讀音是那么的土,這絲毫沒有影響你的發揮。看著你那樣積極,我毫不猶豫地給你報一年。當時沒有想過你要把英語說得多么出色,只要你愿意參加其中的活動,跟小朋友在一起,快樂地互動,就很不錯。人生難得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尤其慢慢地長大,也許到那時做自己喜愛的事就是一種奢望了。
就這樣,每到周末,開始送你上興趣班,不是在送你的路上,就是在門口等待,結束后我們一起回家。原來休閑的周末就這樣被興趣班占據了,現在,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那么期待周末。
繪畫課是周日下午4點,中午你從來不睡,每次送你去的路上,你開始打瞌睡,到班里后,迷迷糊糊,等你清醒的時候,差不多也結束了,上到現在,已沒有當初的激情。每每在門口,聽到你在教室里不停地重復,我要媽媽,我要媽媽……真有一股沖動想沖進教室給你一個擁抱。可是我知道,這是你成長必須要面對的事。
英語課更是頭痛的課程,現在每次去上英語課,你都會碎碎念:媽媽,我不想去上英語課,媽媽,我不想去上英語課……。每每聽到你說這些,送你的動力立刻煙消云散。現在不斷追問自己,是不是不該這么早把你送去上英語課。英語課你不是最突出的孩子,甚至是班里最末的,老師講的單詞和句式,總是記不住,聰明的腦袋為何在英語上這么不開竅。為了不讓你失去信心,失去對英語的熱情,我開始了早上、中午、晚上三次練習,其導致的結果就是你的厭學。
后來,再上英語課,你總會找各種理由,媽媽,我想尿、媽媽,我肚子餓……以各種理由,想要逃離那個教室。當時,所有的教育理論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與你溝通。那一刻,我以奔潰的情緒小心翼翼地呵護你的小心情。
那段時間,你、我都特別煩惱。你學得不開心,自己也沒有周末。
向好友傾訴煩惱。她說了很多,很久……她埋怨我不該這么早送你上英語班,其中有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般清醒過來:生活是什么?不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長。
陪你一起成長。
這句話真的把我點醒了。因為那句話,所有的煩惱頃刻消失。
后來自己也一直在反思,不該把你逼得那么緊,送你來英語班的初衷就是讓你和小朋友一起,在外教的語言氛圍里,去感受世界上還有這樣一門語言。既然這樣,我安慰自己,隨你吧。
自那之后,不再早、中、晚拉你練習,送你上英語課,也會早早出發,在附近的廣場上陪你玩上幾個小時,并且不斷地告訴你,沒事,和小朋友在一起開心就好。慢慢地,你不再碎碎念,偶爾還會主動跟我說,媽媽,我們一起學英語吧?我好奇,問你為什么?你竟然說:我學得不好呀。當時的心別提有多復雜,轉念一想,又為你高興。
現在,我們高高興興穿梭在英語和畫畫班的路上,周末有時間帶你去你最愛的綠城廣場轉轉,現在的我們,相處得特別愉快。我和你,我們都經歷不同的心路歷程。
陪你一起成長,還有什么比這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