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單喆敏教授的課程,真是酣暢淋漓,大快人心,讓你從財務的角度對企業不同階段的的成長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一路學下來,讓你感覺有理有據有模型。
首先,企業的初級階段,創始人主要應該關注在產品價值上,這里的價值有兩層含義:一個是使用價值,也就是說這個產品給客戶解決了什么問題,客戶的痛點在哪里,客戶的痛點是否已經解決。同時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深挖客戶內心深處的或者甚至是潛意識里面的需求。另外一個是交換價值,產品是否引起或者提高了客戶的注意力,同時客戶是否愿意成交。這個階段主要關注的指標是,注冊的用戶與消費用戶。這個階段的融資是創業融資。
其次,隨著產品的逐漸的被消費者認可,企業需要擴大規模,這里引入了一個規模價值模型=K(單客體的貢獻ARPU)*N(活躍用戶的數量DAU)/R2(營銷費用),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投入需要核算是帶來的K,N指標的增加,還是其中一個的增加,他們的增加是否抵消營銷費用的增加,是要求我們有一個預判的。這個是商業模式的核心意義。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組建營銷隊伍,需要擴大生產或者代工的規模,HR考核激勵,成本與費用的管理,在這個階段都需要有一個詳細的規劃。這個階段重要的指標是:活躍用戶DAU,轉換率;?ARPU(單個用戶的貢獻);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總資產周轉率,周轉率越快風險越小。預期時間與速度,與實際的資產周轉的時間與速度作比較,找出能耗的原因在哪里,是管理不暢還是其他原因需要具體分析,然后做出組織框架或者其他影響效率周轉的原因。此階段的融資屬于運營融資A,B,C輪(找來的錢是運營產品的,通過產品的周期,產品賣掉我收回來)。投資者期望所承擔的風險,得到同樣的回報
再次,隨著公司的持續運營,創業成功。這是創始人對投資人的依賴很小,獨立了,不虧錢了,毛利可以支付固定成本了,也就是說財務(盈虧平衡),收入大于等于員工,供應商,固定成本等等。企業在市場上有了屬于自己的競爭力。這個時候創始人需要定戰略,所定戰略不能依賴市場,管理團隊,用錢來投未來有增長率的項目。這時考核一個公司的重要指標變為:ROA(總資產報酬率,總的投入給所有利益團體帶來的回報)ROC(投入資本回報率), ROE(股東的回報,凈資產報酬率)。這時企業的融資屬于資本融資。看一個企業的重要指標自由現金流,自由現金流越高,投資者的股份越高。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有利潤與掙錢不是一回事。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持續經營以后管理標準化,公司運營不依賴任何團隊團隊,市場,產品。這樣容易出現管理的僵化等問題,企業的創造力受到損傷。在這時創始人需要考慮工作流,數據流是否暢通了。
最后,協同價值,企業在這個階段,要想讓企業有進一步的發展,是需要資本擴張的方式,直接買入某一個企業,或者某一個企業對自身企業發展有利的團隊等等,實現優勢互補。考核的重要指標就是股東的回報,凈資產報酬率。
補:旁氏騙局:就是不斷的用投資人的錢與他人的錢來維持自己的運轉;創業成功是不斷的用產品的錢來維持經營,看一家企業是否是正常合理運轉,主要是看用什么渠道的錢來維持運營。
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什么,主要看威脅這個行業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而這家企業是如何應對的,方法是否是正確的,是否是適合現在這個環境的。
也許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不會是像教案講的,一路順演走下來,但是路線圖已有,方向已定,心中不慌,中間所出現的修修補補都是在所難免,只要是經營者的思路清晰,不怕企業成長不起來,長不大。
后面還需要繼續反復學習單喆敏教書的財務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