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一個標題,大概與正文并沒有什么關系,只是心中氣憤,突然冒了出來,索性就拿它做題目罷了。
早在幾周前,中國文化概論的老師讓我們用繁體抄寫《孝經》和四書,然后大概在第五周的時候交一篇讀書報告,當時反應并不是太大,只是后來眾人抄著抄著發現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了,便在群里討論了起來。
我沒有細看,但大致在群里是形成了一個隊形,每個發言的人都@課代表,然后讓課代表向老師反映作業太多,底下多數人附和,課代表未致一詞。
終于在今天上課的時候,她們忍不住了,在老師上完課的時候,一個女生大聲喊道:“老師,作業太多了。”然后,底下一片附和聲,那聲音簡直比“山呼萬歲”的時候還要高漲。
于是,一群女人便在底下嚷了起來,“老師,我們寫讀書報告,就別抄四書了。”“老師,我們保證去讀四書,但是就別抄了。”“老師,抄可以,但是我們把《大學》和《中庸》抄了就行了,《論語》和《孟子》太多了,就別抄了。”等等等等。
盡管老師一再的解釋,說自己為什么會選擇讓同學們抄寫,但是群情還是高漲。
最后,老師只得同意她們的要求,她們歡呼一聲,高喊“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
整個過程我未發一言,未致一詞,沒有附和,亦沒有反對。這是我堅守的底線,這是我懦弱的一面。
但是,我雖然沒有說一句話,可是眼里竟然布滿了淚水,我想:如果當時可以把我的心剖開了看,它一定在滴血吧。
或許有人會說我矯情,但是看到一個中國人,連對最傳統的文化所保持的那一份熱愛竟然抵不過兩只筆芯的勞累,那是多么痛心的一件事。
面對如此痛心的現狀,我只恨自己筆拙,寫不出討伐的文章;更沒有那么高的文采,寫出感情真摯的文章來感染讀者。
只能用拙劣的筆記寫出上節課發生的事情,寫出自己心中的不滿與震撼。
只愿中國文化不死,只愿傳統不滅。
既然自己要求不了別人做什么事,那就憑本心讓自己去認真的完成這件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