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同樣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首李宗盛。
說起李宗盛,他一生獲獎無數,光線音樂風云榜終身成就獎,中國原創音樂榜最高成就獎更是對他一生為音樂貢獻的肯定,在他停筆多年,一首《給自己的歌》一舉拿下第二十二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最佳歌曲三大獎項,而他的另一首當時被認為無人超越的巔峰之作《山丘》更是斬獲無數獎項。
曾看到《山丘》是李宗盛的巔峰之作無人超越的評論,下有這樣一條回復“那要看他再寫不寫歌了”這或許是對李宗盛很高的評價了吧。果不其然,2018年李宗盛發布新歌《新寫的舊歌》“一首新寫的舊歌,它早該寫了,寫一個人子,和逝去的父親講和”“一首新寫的舊歌,怎么把人心攪得,讓滄桑的男人,拿酒當水喝。”“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沒有華麗的字眼,卻自成一派,會另你無奈,林一五有段總結他說“好歌詞原有三類,方文山型,那薄如蟬翼的未來經不起誰來拆,第二類是林夕型,你的背包讓我走的好緩慢......第三類是黃家駒型,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但李宗盛開創了第四類,明察人生型,他用最平白的話,跟你拉家常,像個鄰家大叔一樣告訴你一些人生感悟”。
關于愛情,他曾經自嘲,人生第一首歌是《結束》,跟林憶蓮的愛情才剛剛開始就
寫了《當愛已成往事》“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時隔十年,2015年“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現場,當李宗盛與前妻林憶蓮隔空對唱那首《當愛已成往事》,剛一開口就哽咽落淚,應證了那句“愛情他是個難題,讓人目眩神迷,忘了痛或許可以,忘了你卻太不容易”
有人說,“李宗盛像一位父親,他就這么點起煙在你身邊坐著聽你滿腹牢騷,聽你講成長的故事,你渴求他能懂你的無奈和苦楚,渴求他能明白你的成長之痛,而就算你講到情緒激動之處,他也會哈哈大笑,而當你頹廢時,他卻摸著你的頭抱著你,用沙啞的嗓音微笑的對你唱: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等到你一身成就,回望一生,突然發現孤身一人站在越過后的山丘上,無論你怎么呼喊,連自己的回音都得不到,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把所有人都熬死了吧,正所謂“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喋喋不休,再也喚不回溫柔,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
夢想與21世紀新青年的交集大概只是嘴巴了,或者只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名詞,甚至有的已經被歲月的風霜抹去了夢想曾存留過的痕跡,他又會告訴你別失望,“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讓你明白“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我初初見你人群中獨自美麗”這不正是戀愛的模樣嗎?這不正是你我之間的緣分嗎?你的出現,使得整個世界都模糊了,漸漸的便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世界,這宇宙,只有你我。
“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這是他給自己的歌。
每當你憶起曾經甜蜜戀愛的回憶,那些海枯石爛,那些地久天長,可能當初的誓言是真的吧,離別時的決心也是真的吧,對于那些執拗的不肯丟下的誓言,他會在你夢囈時輕輕在你耳邊唱出,“舊愛的誓言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你記起一句就挨一個耳光,然后好幾年,好幾年都聞不得女人香”
“有人問我你究竟哪里好,這么多年我還忘不了”沒有同你一起生活過的人是不會明了的,沒人擁有過你躲在懷里撒嬌,沒人見識過你的古靈精怪,沒有人摸著你的頭,沒人懂你的小脾氣,沒人知道如何守護你的小世界,這些只有我,只有我,忘不掉。
他沒怎么受過教育,他不愛讀書,他的書本就是人生經歷就是都市生活中的一個個人,普普通通的話語里,透著要命的親切感,平凡的字句中,蘊含著高度濃縮的人生感悟,道出了我們心中早已存在,卻又從未說出的東西。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
年少不聽李宗盛,也許你現在是個少年,但當你懂了他的歌后,你也許就不再年輕,聽懂已是不惑年,當你真正能讀懂他的言語,那時你已經活到容易落淚的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