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讀分享的書叫:《打翻的牛奶:如何憤怒不傷人》
憤怒是情緒的一種,情緒并沒有好壞之分,我認為我們不能打敗某種情緒,而是學會控制它與它共存.三個方法可以幫助到我們
1.『正確識別憤怒』小學的時候胖了起來,經常被同學取笑,初中高中的時候,如果被人說我胖都會很不開心,甚至有時候會打那個同學.所謂的憤怒,都是觸動了舊的傷疤,然后產生了過激的反應.
所以第一步要識別憤怒,把情緒和之前的記憶區(qū)分開,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
001 現(xiàn)在發(fā)生了什么,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002 發(fā)生的這件事,是否讓你回想起往事?
如果通過發(fā)脾氣來逃避,并不能解決問題,需要我們平靜的處理。平靜的與他相處.
2.『合理表達憤怒』
憤怒就想個氣球,一直憋著,就相當于給這個氣球一直打氣,總一天會爆掉.
所以表達起到的就是提前引爆,將危害減少到最低.
表達分為兩個部分:
001 為什么過去想說的話沒說,想做的事沒做?
002 如果當時說出了心里話,你希望對方說什么?
一旦情感記憶被當下類似的情況激活,人們往往會用過激的方式講出以前想說的話,從而無意中傷害了眼前無辜的人。所以,第一個問題是幫助你理清思緒,客觀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為了跟傷痛的記憶告別,我們不僅要說出當時想說的話,還要聽到別人未曾對我們說的話。第二個問題就是在告訴別人,怎樣才能愈合我們的傷口。
3.『理性化解憤怒』
同樣需要回答兩個問題:
001 說出過去想說的話以后,現(xiàn)在感覺如何?
002 對眼前人有什么要說的?
識別和表達后,大多人都會很輕松,就像卸下來了多年的包袱.
百分之七十的人回答完前面的問題后,會覺得對眼前人沒什么可說的,因為他們意識到失控源于自己的過去,跟對方無關。也有一些人想跟傷害過的人道歉(注:音頻中讀成了“傷害過自己”),或者還有些話想聊聊。如果你需要對別人講述自己的感受,可以采用“三分鐘原則”,也就是說當你預感會說三分鐘、四分鐘甚至更多時間,那么你可能還處于糾結之中,仍需要用上述方法跟過去的情感告別。
最后,憤怒就像埋在你我心中的地雷,我要做的是找到它,并找出當場埋它的原因和排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