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鼻兒小,不及強迫癥患者心小。
這里的心不是說感情世界,而是說看萬事萬物的視角。
在“強迫癥”已經成為一個流行標簽的今天,誰沒說過自己有“強迫癥”還怪不好意思的,于是人們爭先恐后、前赴后繼地凸顯自己的不正常,就像娛樂圈有大小S怎樣,我還能把自己擰成個麻花呢?
且讓我們來八一八,何為“強迫癥”?
1)具有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
在某些時候,體驗到反復的、持久的思維、沖動、想象,這些內容是強入的、不適應的并引起明顯的焦慮或痛苦。
企圖用一些其他的思想、行動來消除這些思想、沖動或想象。
按照刻板規則或應對強迫觀念而做出重復行為(如洗手、整理東西、檢查)或精神內活動(如祈禱、計數、無聲地重復詞語)。
2)導致明顯的精神痛苦和消耗過多的時間(每天1小時以上),或明顯干擾正常生活、職業功能(如學業)或社會活動和人際關系。
3)這種障礙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質(如成癮類和醫用藥物)或一般軀體疾病的直接后果。
強迫癥人群發病率為2%,現實可能在2-4%之間,美國的統計更高些。反過來看發病率,意味著,98%的人群一輩子也不會體會到強迫癥的痛苦。世界衛生組織更是將強迫癥列為發達國家10 大殺手之一。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研究表明:一個患者從開始治療到結束,平均需要17 年。
多數人對于“強迫癥”的了解停留在表面,就是那種在冰面上漫舞,卻不曾體驗那種長期身體被濕冷包圍的感覺。
強迫癥患者會一再幻想常人不會想像的恐怖事情,譬如某天放學后回家小路上匆匆瞥過的身影。
會一再重復地做某事,寫信、擺盤、拍照……一點瑕疵,一絲細節都被耿耿于懷。
強迫性計數、強迫性檢查、強迫性清潔、強迫性儀式動作……
孕婦會因為在兩家醫院中猶豫不決,最后來不及生在路邊無名小診所。
連萬人迷貝克漢姆也難以逃脫,他只要一閑下來,他就會在家中對飲料、衣服和雜志等等進行一遍遍地擺放,直到達到自己心中完美的格局時才會停止,甚至為了冰箱里多出來的一罐可樂而重新整理冰箱,直到他滿意為止。
他說:“每到一家酒店,我都會先將我所有的物品一遍遍地擺放,直到屋子里面的一切都讓我感到完美的時候,我才真正地入住!”
維多利亞說:“家里的食品、沙拉和飲料要分類放,所以我們有三個冰箱。在放飲料的那個冰箱里,每樣飲料都要平衡。如果健怡可樂只有三罐了,他馬上要丟掉一罐。”
美國導演霍華德·休斯由于害怕外界的灰塵和細菌,將自己房間的門窗用塑膠布密封,為了拿一樣物品,必須用 6-8 張紙巾,就連吃他最喜歡的豆子,也要用特殊的叉子把豆子按大小排序后再吃。
最后,由于飽受強迫癥折磨和嚴重依賴可卡因,休斯形容枯槁,難以辨認,當他逝世時,只能依靠指紋來辨認身份。
可見,“強迫癥”不僅影響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那98%里總是說自己有“強迫癥”的“偽強迫癥”患者,真心好討厭!
既然你宣稱你是病友,那么就給你點好看~
如何拯救“偽強迫癥”患者呢?狠狠打一頓就好(笑臉)
對于好奇心濃重的小伙伴,建議看三個視頻,搞清楚但不要搞事情~
BBC紀錄片《強迫癥.心魔》 http://www.bilibili.com/mobile/video/av2883033.html
TED打破謠言:你真的知道強迫癥嗎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133811/
強迫癥患者的血腥臆想 《Dix 》 ?http://xiyou.cntv.cn/v-1276b1dc-475e-11e2-b474-a4badb4689bc.html
兩本書:《走出強迫的泥潭——森田療法指導集錦》、《腦鎖》
還有,網紅臉真是檢驗“強迫癥”患者的最佳利器呢,不管怎樣,國民老公王思聰肯定不是“強迫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