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分析500個TED演講視頻,以及和TED演講者直接對話萃取出演講的9個秘訣。
秘訣一? 釋放熱情
感染自己的才能感染他人。什么才能感染到我們呢?我們內心深處感到有價值有意義的事!
也只有這樣的事才能激發我們的熱情。
當你問自己:“什么能讓我的心靈歌唱?”這個問題的回答就能挖掘出你的熱情所在。
當你的動機是分享自己的熱情,傳遞讓大家更好的信息,幫助別人時,你在演講的過程中也就沒那么緊張了。
秘訣二? 掌握講故事的藝術
亞里士多德說,說服力由三個要素構成:喻德、喻理、喻情。
喻德是說可信度,指一些有成就、身份、經歷的人的看法。
喻理是通過邏輯數據和統計資料說服他人。
喻情是喚醒他人的情感,而故事就是喻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篇好的演講喻德類只占到10%,喻理類占到25%,而喻情類要占到65%
想要在喻情上下功夫,就要多增加故事趣聞軼事和個人見解。
演講中一般會用到三類故事:一是個人故事;二是他人故事;三是產品或品牌成功或失敗的故事。
秘訣三? 演講要像好友交談一樣自然
一是想要自然演講就要多練習,把自己演講視頻錄下來,自己反復看,找問題,也讓他人幫忙挑毛病。
二是做好語言表達控制:放慢語速、提高或降低音量、控制聲調和短暫停頓。
一分鐘150-160個詞比較好。遇到關鍵詞要重讀。用手勢讓觀點更有力。
有力的姿勢練習:雙臂盡可能的向兩側伸展,并保持這個姿勢兩分鐘,可以在電梯里、 書桌旁或后臺練習,最好是沒有人的地方!
秘訣五? ? 給人們一個看世界的新視角
一是用不同方式編排全新的信息呈現觀眾。
怎樣來編排呢?與聽眾日常生活有用的信息,會吸引注意力。
打個比方,公司推出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
如果你說“這個技術是指通過動態控制中央處理器的時鐘頻率,使處理器能夠超出基本運行頻率運轉。”
這樣的表述是沒有人去聽的。
但如果你換一種方式,你說“獨一無二的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能夠記住你玩游戲或者看視頻的當前任務,還能根據你的需求調整運行頻率,從而延長筆記本電腦的壽命。”
是不是就會有人感興趣了呢?
二是為老問題提供新鮮新奇的解決辦法。
你會聽到很多人生哲理,比如:“團隊里沒有‘我’!”“偉大的領導者善于傾聽!”“婚姻持久幸福的秘訣是良好的溝通”,這些都是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老生常談的忠告已經對你失去了魅力。
婚姻專家約翰.格雷寫的《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卻成為一部發人深省的著作,刺激你的思考,這就是因為作者把書中的新新信息和人們已知的信息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內容新奇獨特。
三是多問自己:“我想讓觀眾記住些什么呢?”
請在15個漢字以內點名演講的主題。
這樣可以有效的束縛、迫使你讓自己找出關鍵信息讓觀眾記住。同時也會讓演講的內容更便于觀眾理解。
秘訣五? 設計讓觀眾驚掉下巴的環節
就是說讓演講者在演講中創造一個令觀眾震驚激動或者出人意料的環節。
因為這個環節能觸發神經學家所說的激昂情緒,讓觀眾更容易記住演講者所傳遞的信息。
就好比你可以記住911事件,卻會忘記鑰匙放在哪里。
秘訣六? 用幽默給你的演講加分
別把自己的話題看得太過嚴肅,大腦喜歡幽默,可以說一些讓人輕松的話。比如:把一些軼事、故事、幽默融入到演講中。
但要牢記的是:不要刻意表現出滑稽的樣子。
不一定要用名人的故事來逗樂,引用身邊人的事反而更有趣,更有親和力。
如果你實在沒有辦法講出逗樂的話,也可以播放幽默的照片,或者視頻來把觀眾情緒調動起來。
秘訣七? 嚴格遵守18分鐘的時間規則
18分鐘時間不長也不短,既能體現出一個演講的嚴肅性,又能抓住現場觀眾的注意力。
在18分鐘里可以用3的法則。3的法則是指人們能夠很好的記住三項信息。18分鐘的演講最好分成三個部分。
秘訣八? ? 抓住觀眾吸引力——多感官體驗。
就是說演講時可以使用多種元素去刺激觀眾的多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
秘訣九? 表現最真實的自己
在觀眾面前要做到真實開放透明,如果偽裝自己,結果只會失去觀眾對你的信任。
————————————
【復盤】2020.11.07樊登老師西安演講
我們應該怎樣去做一場精彩的演講?
1.先要做好定位,主題要與聽眾息息相關。
樊登老師一上來就說,回到家鄉我要給大家“掏心掏肺”的講。
掏心掏肺講什么呢?
“講我今年獲益的幾個點。”
他選了健康、教育、未來的趨勢發展。
臺下坐的基本都是中年人,這些點也是大家共同關注的點,點對了就能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由此可知,在做千人以上的公眾演講時,首先我們要看目標人群是誰?根據目標人群的普遍心理需求,來確定演講的主題。
2.講的過程中不能生硬,要像流水一樣,娓娓道來,看似很散,其實每個主題都十分鮮明。
樊登老師在講這三個主題的時候,并沒有刻意強調,我今天要給大家講三個主題。
他的引入都很自然。
他往臺上一站說:“大家看我瘦了嗎?”
然后在分享自己怎么瘦的過程中,講了健康的飲食和正確的跑步姿勢。
“自己減肥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后面的觀點也就容易被聽眾全盤接受。
他說:“今天來的都是特別關注孩子教育問題的人。那么,我現在跟大家聊聊教育。”
他從大腦中“杏仁核”和“大腦的皮質”發展,引出孩子只有在安全、有愛、激勵的氛圍中才能更好的成長。有理有據,有案例。很讓人信服。
他說,很多人都關心新冠之后世界會怎么樣發展?
他從人類歷史發展進程說起,聚焦到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選擇什么樣的職業?
也就是說,一場演講只要邏輯線清晰,演講者又有強大的知識體系支撐,完全不需要講稿。講稿反而限制了演講者的發揮,顯得過于刻意。
3.演講過程中要把深奧的理論,融入到生活中常常發生的事里面。
這就要求演講者,在讀書時看到一個新的理論時,馬上聯系自己的身邊的事和人來做案例積累。
樊登老師在講我們擁抱變化過程中,應該如何塑造自己時,先講“T型人才”概念,然后通過“T型人才”提到一個新知識點“π型人才”。
他用妻子“P圖”的案例,把為什么要成為“π型人才”?成為“π型人才”的好處是什么?講的清楚、有趣、好理解。
他這種“激活舊知,引出新知”的講法,也完全符合成年人學習規律。
一個理論至少積累三個案例:正面案例、反面案例、側面案例。案例越貼近生活越好。
講復雜理論時,最好先找個大家知道的理論為翹板,再帶領大家觸摸那個不知道的理論。
所以,想要做好一場演講重點關注三點:
一是要根據目標人群定好主題;
二是講的過程中要自然,要設計內容,但不要被別人看出來你的設計;
三是想把新理論講的通俗易懂,就要用舊理論做好鋪墊,同時選取貼近生活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