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突擊自我反思
混跡職場六七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不滿足自己的工作環境,薪資待遇。殊不知我們最應該不滿意的應該是我們自己現在的狀態。那么我們在職場里到底該怎樣做到不斷向前,時刻進步呢?我把我這幾年的工作經驗和自我反思總結出來跟大家分享。
1.忠誠可以是你在單位立足的條件而不是你立足的資本。很多人都說單位可能開除有能力的員工,但對一個忠心耿耿的人,不會有領導愿意讓他走。但是公司的本質是盈利團體,你在一個團體中忠誠是你的必備條件,但是苦勞不能作為你在公司考核標準,所以當你把“我這么做也是為了公司”這句話掛在嘴邊的時候你就要考慮你是不是已經成為了公司的負累了。所以忠誠應該放在怎樣維護公司的利益;怎樣為公司賺錢;
2.敬業與負責到底應該怎么做?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的知識背景越來越趨同。學歷、文憑已不再是公司挑選員工的首要條件。很多公司考察員工的第一條件就是敬業與負責,其次才是專業水平。那到底怎樣做才算敬業與負責呢?
首先工作比別人早半小時,有人問這半小時能干啥?這半小時能讓你比別人快速的進入工作狀態。不至于丟東丟西。一天之計在于晨就是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其次自動自發,讓自己遠離舒適。為什么要遠離舒適呢?當你進入舒適區后工作方式很容易變得固化,產生工作疲勞。自動自發的工作能讓你有緊迫感,每天回去思考一下能自己接受的情況下還能改一些什么樣的小缺點。一點一點的進步才能讓你在一年后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3.分清楚工作跟生活
有人跟我說過,說范老師你說的不對,以前我聽課,很多大師人家都說要模糊工作生活的概念才能全身心的撲去工作。這樣才能成功。那我理解的成功是不一樣的,我的經歷可能也是不一樣的。從我自身來講,我努力的工作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我曾經不止一次的在外面講職業生涯規劃跟學生們說。你剛出校門。一定要找三個朋友,一個是比你能力強很多的領導做朋友。這樣你能從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再找一個跟你職位相當的朋友,你能了解到跟你差不多的其他人是怎樣想的。在找一個人力資源的朋友,他能告訴你企業喜歡什么樣的員工,并且他擅長心理學,能幫你解決生活中你不能拿定主意的瑣事。
其實隨著職位越來越高你何嘗不需要這樣的三個人呢?我生活中就有兩個這樣的哥哥。和一個做人事的朋友。我自己工作生活中他們對我的幫助可勝過了我四年的大學學習。
4.善于總結,用貝葉斯定律來認知事物的對錯。
那有人就跟我說了。善于總結我明白。那貝葉斯定律一個數學公式對認知世界有啥幫助啊?我認為在職場里提升最主要的一點就總結經驗。并一點一點的形成你自己的認知。貝葉斯定律正好可以來形容你這個一點一點形成認知的過程。你通過自己的總結觀察實踐一點一點的去扒開你認識的事物不會因為一個事物顛覆你的認知。其他的我就不再多聊了。咱們在職業發展中也在不斷的在更新自己的意識,望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