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詩詞悅讀|重陽節,為天下老人干杯祝壽——顧清《壽劉碧窗》悅讀
曾小云(白云鄉黃葉村)
半欹烏帽引清觴,無奈斑衣繞膝長。
百歲好懷當此日,一年佳節尚重陽。
黃花近竹深承露,綠橘辭林淺帶霜。
既醉有詩還自慶,只應身健詠時康。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古人認為九是陽數中最大的,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讓我們來讀一首敬老賀壽的重陽詩,明代詩人顧清的《壽劉碧窗》。這首詩雖然不如“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樣的網紅重陽詩那么有名氣,不過頷聯非常樸實,引起我的共鳴。
顧清是弘治年間進士,為官剛直,在南京禮部尚書任上退休,是明代中期的文學家。這首詩是為老人祝壽而寫。壽星劉碧窗,生日恰好在重陽。根據詩人自注“同年文敷尊人”,可知這位碧窗老人是作者同齡或同榜劉文敷的老父親。作者還有一首《訪陳時雨不遇次劉文敷韻》。這首祝壽詩,是一份特別的賀禮。收到這么高大上的禮物,估計老壽星會笑得合不攏嘴的。
首聯,“半欹烏帽引清觴,無奈斑衣繞膝長”,用了兩個典故。烏帽、斑衣分別用的是孟嘉落帽、斑衣戲彩的典故。前者用來稱頌人風流倜儻、瀟灑儒雅,后者用來形容敬老孝親。無奈,是無比的意思。兩句描寫的是祝壽的熱鬧景象:老壽星盡興地喝著壽酒,帽子歪斜也全然不顧;看著兒孫滿堂,排著長隊繞膝祝壽。真是福氣滿滿!
詩人被感染了,不僅心生感慨,吟出這么兩句:“百歲好懷當此日,一年佳節尚重陽。”上句似化用宋人陳師道《絕句四首·其四》“好懷百歲幾回開”,元、明也有相似的詩句,如“百歲好懷能幾回“(元·吳景奎 《至邵存存庵文叔兄尹舜卿舍弟景參不期而會遂同宿庵中時何仲畏留吳博士宅恨不合并也》)“百歲好懷能幾回”?(元末明初·張昱《縱飲》)。人生匆匆,不過百年,好心情能有幾回?今朝生日正好碰上。何況,又是碰上這么一個一年之中的重要節日呢。正好可以喝酒怡情、登高健體。那就盡興地喝酒、盡情地開心吧。明年的今天,誰知道是什么狀況呢?
頷聯抒情,頸聯轉為寫景。“黃花近竹深承露,綠橘辭林淺帶霜。”重陽時節特有的景物,最典型的是黃花。詩里的黃花,栽種在竹林旁,深深滴承接著竹葉上的露水。金秋時節,還有一種典型的果實,那就是柑橘。蘇東坡詩云:“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寫了花,轉寫果。柑橘從樹林里摘下來,擺放在果盤上,非常新鮮,還帶著淺淺的霜痕。這兩句寫黃花和柑橘,似乎與祝壽無關,其實有言外之意。黃花,暗喻老人氣節芳香;柑橘,暗用陸績懷橘之典。這是夸贊老人葆有晚節,夸贊老人的兒孫很有孝心。為主人說好話,這是應酬詩的應有之義。
尾聯表達祝愿。這個生日過得可真盡興。有酒,又有詩,還搞熱熱鬧鬧的慶祝排場。生活這么美好,希望老爺子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洪福齊天,好多寫些謳歌天下太平的正能量詩出來。像明代畫家沈周《六旬自詠》詩里寫的那樣,“不憂天下無今日,但愿朝廷用好人”。
“百歲好懷當此日,一年佳節尚重陽。”雖然是兩句樸實無華的大實話,卻深深地打動了我。是呀,在這么難得的喜慶日子,有什么理由不開懷痛飲、潑墨作詩呢?對于老人來說,來日無多,享福日減。作為兒女,何不好好張羅,為老人辦一場熱鬧的壽宴,讓老人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感受兒女孝心呢?
在這個重陽佳節,就讓我們舉杯為老人干杯賀壽,祝愿全天下的老人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明年此會人人健”,“年年先共黃花醉”!
跟曾老師同步寫征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