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在寫一本書,已經寫到第五年了,她說今年必須得結束。
1
上周去老師家,老師把她寫好的書稿發給我一章,說是讓我幫忙看看。我笑了笑,我說我就負責盯盯錯別字,其他的就別指望我了。
我花了一周的閑暇時間,把這一章的內容看完,說實話好累。老師寫的是學術書,我看得真心吃力。可是慢慢地也有漸入佳境的感覺,后面越看越覺得有味道。
我發現學術類的書籍要引經據典,得先梳理出一個脈絡出來,總結前人的經驗,然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再用一個個研究實例去證明自己的觀點。
以前我對老師的印象就是勤懇,看了這一章的書稿,我真心佩服老師的博聞強記。她可以在那么浩繁的文海中,隨意地擷取知識,而且那么的舉重若輕。
老師的書今年要寫完,目前已經到了最后的修改階段。去老師家,看見她的書桌旁邊擺滿了各類書籍,甚至床沿上都放著書。
因為寫書久坐的原因,老師的腰不太好,經常一邊寫稿一邊捶著腰。
很多時候,透過她書桌上橘黃色的臺燈,總可以看見她認真寫作的樣子。
2
花五年時間寫一本書,值嗎?
這是縈繞在我腦海里的一個問題。
很多年前,我聽一個朋友聊天,她特別自豪地說,我們老師寫書,我還幫他寫了一章呢。那時候的我年少懵懂,覺得這個朋友特別厲害。
再后來,我聽一個行業前輩說,我現在都不看最近出的書,尤其是專業類的,水平太差了。所以,我從那個前輩那里借過標價一塊二的專業書,看完后茅塞頓開,覺得這書真好。
現在,我特別佩服我的老師,她用五年時間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3
我有時候也在想,這么嚴肅的內容,除了學術領域的人,究竟還會有多少讀者呢。可是,即使有一個讀者,我們不也應該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寫作嗎?
其實,寫一本書至少需要20萬字的內容。可要寫出這20萬字,又得有多少萬字的積累呢。
我們羨慕別人出書,羨慕別人拿稿費,羨慕別人簽售舉行讀者見面會。可我們看不到別人為此做出的努力。
我們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小目標,可當把這些目標量化的時候,它又顯得那么宏大而不可實現。
其實,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花五年時間去完成這個小目標。那么,落實到每一天的任務,也許就是努力工作一小時。
你說,今年我要減肥10斤。
那么,落實到每一天也許就是,每天一個5公里,外加不吃晚飯、不夜宵。
你說,今年我要考研成功。
那么,落實到每一天也許就是,每天背20個單詞,完成兩篇閱讀理解,背一個小時的政治,外加兩個小時的專業課學習。
你說,今年我要出一本書。
那么,落實到每一天也許就是,每天讀一篇文章,看一部電影,再寫1000字的小文。
關鍵是,究竟有幾個人可以堅持一整年呢?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轉機,有驚喜。可我們總是很懶,總是期待一個不期而遇的成功。
把花在手機上的碎片時間用來學習,堅持一整年,我們都將收獲一個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