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氣,在河北,每天的最高氣溫都能超過37攝氏度。
躺在空調屋里,老婆拿著手機一邊刷朋友圈,一邊感嘆著對我說:“空調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
我問她:“最偉大的發明不是手機嗎?如果讓你只能選擇一個,你會選擇什么?”
老婆狡辯的說:“選空調。”但是她依然不愿意放下手里的手機,公眾號已經刷完,現在,又在刷朋友圈。
一邊說這這個話題,老婆就在她朋友圈看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消息,轉發給我,內容是這樣的:
朋友間的交往用語應該改成這樣:“有空出來一起玩手機啊!”
“很高興跟你一起玩手機!”
“好想你,好久沒有一起玩手機了!”
“很開心跟大家聚在一起玩手機,下次一定帶上充電寶招待大家!”
你看到是不是也笑了呢?
……
你竟然笑了?
……
一部小小的手機,承載著大大的世界,我們可以通過手機來娛樂、購物、交流、學習……好像越來越無所不能了。
如果沒開電腦、平板,你現在是在用手機讀文章吧?
手機好像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不論男女老少,不管吃喝拉撒,有的洗澡也帶著,有的睡覺都得放在身邊。出門可以忘帶鑰匙,手機是永不能忘的。不然,心里沒有安全感。
它帶來的卻不止是安全感。
而且現在的很多小孩子,小學生也有自己的手機了。我小時候可沒這么有趣的玩藝兒。
我們村西邊有一個大坑,坑的另一側就像懸崖一般,不過相對距離也就二三十米的樣子。
小時候我沒見過世面啊,只從電視里、書本里見過山。想象力豐富的小伙伴兒們,都稱這土崖為“山”。
“山”上雜草叢生,常人不走的小路曲折難攀。我們一幫小伙伴兒經常去“山”里探險。印象深刻的一個陡峭的地方,我在爬的時候,有一次險些掉下來,嚇得心里咚咚直跳。不過我想,那時候我的小臉上肯定充滿了興奮的光芒。
我們很喜歡去那里玩,而且每天都玩的很開心,經常在一個小地方,一玩兒就是半天,絲毫不覺得無聊。
偶爾發現一個從沒見過有趣的地方,我們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一個個高興的大呼小叫,而且我們通常都會給它起個名字,比如有個經常放火的鼎狀土坑(其實就是一個土坑),我們稱之為:太上老君的煉丹爐。
那時候,我們會去莊稼地里瘋跑,我們會去偷杏兒吃,熟透的就塞進嘴里,貪婪的吃掉。還青著的就找個秸稈兒堆藏起來,過幾天再挖出來吃,經常是再也找不到了,如果找到了就像尋得了自己藏下的寶藏一般開心。
我們還會去地里偷拔人家的花生,偷挖人家的紅薯,拿來生著吃一頓,吃膩了,再埋起來在上面放把火,吃燒過的。不過我們多半沒多少耐心,等不到燒熟,就迫不及待的挖出來吃,雖烤的半生不熟,我們依然吃的開心。
每天都玩的渾身是土,那時候誰也不在乎,在地上滾夠了拍拍土就走。我們的童年回憶充滿了歡樂,充滿了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看現在這一代的孩子,沒有人再去爬“山”探險了,沒有人去果樹園偷摘果子吃了,更沒人去野地里放火玩兒了。
他們小時候被大人保護者,大一點兒被送去寄宿學校,而他們平時的娛樂,是一些我們小時候非常羨慕的電子玩具,塑料制品,電視,手機……
我見過七八歲的孩子王者榮耀比我玩的還好,也見過四五歲的孩子,他能把動畫片中,我跟著看了兩集都沒能理解的復雜的關系弄清楚。
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個問題:什么是最偉大的發明呢?怎么才算偉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