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一直有聽身邊的人提到,但對于這部電影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的界定,我倒聽到了很多看法。有人說這是一部喜劇,因為我在知乎上曾看到一篇電影推薦的文章,樓主推薦了幾部自己喜歡的喜劇電影,正包括《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但又記得有人說過這是一部悲劇,影片中的女主角過完了她無聊的一生,對,是無聊的一生。后來,我終于看了這部電影,好像也是云里霧里。
影片采用倒敘的方式,從松子的侄子阿笙的視角描述了松子的一生。開始的情節(jié)是阿笙和他女朋友分手,阿笙女朋友覺得生活無趣,之后我就一直看了下去,說實話,這部影片的視角我覺得挺另類的,第一遍看我覺得有點迷,畢竟其表達方式夸張。比如松子最后的鄰居——大倉攸二,妝發(fā)嚇人,但似乎正是這種另類怪異的裝扮顯而易見的表顯出這個人物的特點。有人說他惡心,確實,濃重的黑眼圈,煙黃的牙齒,殺馬特發(fā)型,上身裸露全是紋身,嘴上說自己把自己的特點都我紋在了身上,實際上表里不一,胡說八道。表里不一這句臺詞用的好,是真真正正的表里不一,表和里不一致。我尤其記得有一個場景,阿笙在門口收拾松子的遺物時,大倉攸二背著一把吉他向阿笙走過來搭話,因為斜挎著吉他,結(jié)果吉他柄撞到了走廊柱子上,他竟然賭氣地用胳膊重擊了一下那個柱子,這種看上去并不成熟的做法成為這部影片中的一個笑點,不過是因為這發(fā)生在一個成年人身上,一個妝發(fā)怪異的成年男人身上,這個人是松子最后的鄰居。我覺得這個攸二是個頭腦簡單的人,他雖然著裝夸張,脫離了幼稚,但單純,像松子一樣,只是本片主角是松子。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jīng)歷。
本片的笑點大多在前面,后面也有,但是比較少,由“智障”版本的喜劇過渡到松子愛情的悲劇。影片前面的部分松子表現(xiàn)的像個頭腦發(fā)育不完全的孩子,做事講話的時候像打了雞血一樣,舉止反常,一驚一乍。可我越看越會覺得導演這種荒誕的手法是過分而真實的演繹了一代人的悲哀。
松子隨后遇到的男人要么死了,要么拋棄了她,被利用了。我想起薛之謙《初學者》最后一句“我們也都是被愛過的,被玩膩了,就自立了”,可松子沒能像歌詞里一樣,自立起來,她最后自暴自棄,不再愛別人,不再愛任何人,墮落成一個胖子,被一群小孩亂棍打死。影片中,她倒下了,頭的一方卻都充滿亮光,那是光明的地方,可就是那幾步,她沒走近光明,距離光明,她身邊一輩子都有過光明,但這光明似乎一直無法與她靠近。我覺得這會是最令人可惜最讓人感覺到悲劇的地方。
可到底是什么造成松子的悲劇,我也不懂為什么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被男人嫌棄嗎?被父親嫌棄?被家庭嫌棄?到底是她的性格、世界觀、愛情觀有問題,還是這個社會以及這個社會上的人有問題,我的理解是都有問題,雙重問題,這也是一個可悲的點,不是隨便哪一方改變就能轉(zhuǎn)變悲劇的事實。
我曾經(jīng)提過一個問題,是人歧視社會還是社會歧視人,不懂;
我一個朋友回答我,人就是社會,社會就是人。
當時似乎明白了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社會,社會容納不同的人,但社會又遠遠比人的整體要大很多,但人又是一個關(guān)鍵,沒有人就沒有社會的存在,單單是人的個體是組成不了這個社會的,社會上的人成為一個叫做社會的群體,當然我的說法并非取自專業(yè)的政治學社會學方面的知識,只是以我曾經(jīng)學到的一般知識得出的說法。不僅僅是人與人,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填充出這個社會。就是說,人是一部分,人與人衍生出來的部分是另一部分,這兩部分合起來呈現(xiàn)出社會這個概念。我個人不認同社會是眾多個人的一種單純集合,我之所以說是個人認同,是因為確實有前面這種說法,同樣的我相信很多人也不認同這種說法。而社會復雜就復雜在它本質(zhì)上融納了任何活著的人,應該算是天生的定義,沒有人不活在社會中,就算你要去蜀山修仙(說起來感覺有點怪怪的呢,畢竟現(xiàn)在修仙這詞也有別的意思),蜀山也跑不出銀河系。言歸正傳,哲學上對社會的定義確實不太明確。
所以如果你想了解這個社會,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看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這個社會的殘忍和可悲,這個社會上的人背負著負面的陰影,讓松子這個單純的缺乏父愛的女人一次又一次摔在現(xiàn)實的水泥地上。影片中松子說過多次“我覺得我的人生完了”,但這不是終結(jié),她沒有放棄,仍然繼續(xù)前進,遇到下一個男人,她以為每個男人都是真愛,她為他們單純的付出,直到龍陽一出現(xiàn),說實話,龍陽一是當初害她從學校辭職的學生,零六年這部電影出品,其實那時候?qū)а莸乃枷胧峭η靶l(wèi)的哈,當然也是切合松子這個人設(shè)的。愛一個人要慷慨(咦~這只是個歌詞,其實我沒那么矯情的),松子的愛就是慷慨的,影片最后的畫面似乎想把松子圣母化,松子是上帝,她寬恕在別人看來不可寬恕的人。
故事收尾。龍陽一沒有勇氣與松子殉情,松子沒有了人生目標,她終于不會再重蹈覆轍了,卻只是草草了結(jié)了一生。有些人可惜她死得隨意,可不草草了結(jié)又能如何,活著對她來講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可惜哀嘆少一點,反思多一點。
我媽經(jīng)常問我,我做的事情有沒有意義,我倒想知道,松子做的這一切有沒有意義?
一部用了喜劇手法表現(xiàn)的悲劇。
等我過幾年再看一遍,肯定覺得現(xiàn)在的自己很膚淺了吧。
生而為人,有什么可抱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