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老王同學的推薦下,分兩次看完了這部將近三個鐘頭的片子,《一一》。
? ? ? ? 之前寫了一篇《狗十三》的影評,說實話,寫的時候憋著火(因為實在討厭李玩這個人設,也不覺得這是部好片子),寫完后發在知乎,被噴子噴得更火,不過也算明白為什么這部片子的評分這么高了,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很多人自個兒都特么還沒活明白呢,就忙不迭的去可憐這個那個,大概是這樣能顯得他們自個兒,不可憐。
? ? ? ? 其實,誰又有多少資格去可憐別人呢。
? ? ? ? 《狗十三》的影評,是懷著不屑寫的,雖然分三次才完成,卻并無梗塞。這篇影評,你們看,都寫到第四段了,還沒入題。學生的作文要是寫成這樣,我肯定要批了。突然發覺,難不成我本質上也是個噴子,懷著敬畏心,寫不出東西來?
? ? ? ? 還是胡說幾句吧,邊見而已。
? ? ? ? 我對楊德昌的印象不怎么好,是因為他對蔡琴的辜負吧。但電影看到十分鐘,我就客觀了,才華和道德,確實是兩碼事。影片從婚禮開始,于葬禮結束,每個片段之間都有關聯,環環相扣。長鏡頭的鋪陳,電影語言的運用,沒有處理的真實背景音,畫面中微妙的呼應…我不是專業影評人,懂得太少,不知道怎么填滿這個省略號,還是說說人物吧。
? ? ? ? 按年齡說起。
? ? ? ? 洋洋
? ? ? ? 洋洋這個孩子,一直被女生欺負,不敢明抗,但背地里鬼點子不少。喜歡他和父親在車上的對話:“是不是我們只能看到事物的一半?你只能看到你的那部分,我只能看到我的那部分。”比如洋洋帶到學校的氣球,被誣告成保險套,老師自以為是的將錯就錯,知錯后也不道歉。這也許就是孩子眼里的另一個世界,在這里,大人是主宰,規則都是他們定的。蚍蜉撼樹,是可笑的不自量力。所以,洋洋們只能通過自己的方式發聲,而這些方式卻又常常被稱為“可惡且幼稚的惡作劇”。其實,不過是壓制下的反彈罷了。
? ? ? ? 如果愿意俯下身來,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在孩子們的眼中,幾乎全是屁股。
? ? ? ? 婷婷
? ? ? 一個眾人眼中的乖乖女,成績優秀,也有特長。因為自己的一次無心之失間接導致婆婆出事,從此愧疚到無法入睡。青春期的女孩,愛上了鄰居的男友,在鏡子前認真打扮的樣子,是多少人曾經的影子。只可惜,到最后也只是一個備胎而已。
? ? ? ? 他可以陪你吃飯聊天看電影,也能給你很好聽的表白,但他只會為了真愛的那個人,去不顧一切。
? ? ? ? 阿弟
? ? ? ? 為了公司新招募的美女職員,拋棄了交往十幾年的女友,為了湊一個“好日子”,奉子成婚。婚后并沒有和前女友斷絕來往,經常會去“服務”一下。借了姐夫的錢,無力償還。婚禮喜面都被前女友鬧場,所幸最后差點煤氣中毒死掉才得以復生。這是一個渣男,但我還是感動于他在育嬰室外拿著DV拍孩子的場景。有影評說,楊德昌在這里巧妙的運用了玻璃這個元素,投射出兩個不同的“阿弟”,有道理。
? ? ? ? 愛情可能有盲目,有作假,有齷齪,但親子關系是注定的。能讓渣男瞬間從良的,也許只有孩子。不過給渣男生孩子,風險極大。
? ? ? ? 云云和小燕
? ? ? 情敵關系,硝煙不言自明。只是兩人都不是聰明的女人。小燕鋒芒太露,喜怒皆行于色;而云云呢,拖泥帶水不夠干脆。她們的毛病基本是所有女人身上的通病:惡毒的嫉妒心,瘋狂的劫奪欲,以及看不得別人(尤其是前任)過得好的病態心理。
? ? ? ? 雖說對錯都是因為愛,但很多時候,放過別人,其實更是放過自己。
? ? ? ? 敏敏
? ? ? ? 一個有愛自己的老公,爭氣的孩子,美滿的家庭,也有一份不錯職業的女人,在某個晚上失聲痛哭,因為她從每天對母親的敘述中,發現了自己生活中致命處——重復。用她的話來說“為什么我可以告訴她的東西這么少?我感覺我每天活得像個傻子!”我想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茫然,每晚枕著枕頭想: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是一樣的。長久的忙碌和隱忍中,人總會在某個時刻感受到心底如猛獸般咆哮的,恐懼。這種恐懼不是災禍面前的泰山壓頂,卻絲絲縷縷沁人心脾,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 ? ? ? 于生活而言,融入,反之也是一種淹沒。納你于港灣的,也必將陷你于深潭。
? ? ? ? 簡南俊(NJ)與阿瑞
? ? ? ? 這個人物在片中的戲份最多,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人至不惑,事業危機和家庭麻煩同時砸了下來,初戀情人又在此時出現。
? ? ? ? 不溫不火,是這個男人一貫的表現,波瀾不驚的外表下,他一直堅守著內心的原則:對事業的思考,對伙伴的守信,對家庭的忠誠,以及對愛情的堅貞。開篇前,我就想花大筆墨來寫他,可文行至此,卻一時語塞。怎么說呢,他應該是這個世界千百萬個男人的縮影:看上去事業小有所成,家庭風平浪靜,可心底永遠有一塊不為人知的私域,那里存放著曾經那個最寶貴的自己:任性狂放,落拓不羈。可以勇敢的愛,也能決絕的舍。NJ當年失約于初戀的原因,也是大眾化的,“沒有人能讓別人來決定自己要去做什么。”是的,當愛情和志愿相悖的時候,我們才會恍然,原來每個人的“最愛”,從來都是自己。
? ? ? ? 無可厚非。
? ? ? ? 阿瑞。這個角色的扮演者把每一次的表情都拿捏得極到位,于是向我們成功的展現了這樣一個可憐可嘆的女人:想愛而不得,被棄而不舍。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解決不了的問題,就交給時間吧。”這樣的交付,無非就是一個“等”。影片中阿瑞對NJ哭訴:“你不來,我只有繼續等,因為我知道如果等不來你,我的一切就完了,我根本無法面對那樣的處境…等,成了我唯一的希望。”多么卑微的愛,才會相信這種“無為之為”也能有結果。而一個存心要離開的人,又怎么可能等得來呢?NJ是理智的,也是自私的,感情中,永遠有一個人隨時可以輕易的離開,而這樣的離開,通常都悄無聲息。
? ? ? ? 但凡告知“我要走”的,都是希望被挽留的。
? ? ? ? 說到挽留,阿瑞在日本也表露出了這樣的意思,哪怕離婚也在所不惜,結果又一次被NJ拒絕了。女人天生是不理性的么,想要什么就不顧一切,這樣,真的不好。且不說能否如愿,即便是得償所愿,事情就真的會像想象般順遂嗎。兩個經歷了不同世界的人,二話不說就既往不咎卷土重來,然后風生水起?這種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女人是敏感多刺的物種,愛得越深,要的就越多。長此以往,愛就成了反噬,于己于人,都是不愉快的。村上春樹說得很現實:“我因為愛你,所以常常想跟你道歉。我的愛沉重,污濁,里面帶有許多令人不快的東西,比如悲傷,憂愁,自憐,絕望,我的心又這樣脆弱不堪。自己總被這些負面情緒打敗,好像在一個沼澤里越掙扎越下沉。而我愛你,就是想把你也拖進來,卻希望你救我。”其實誰也救不了誰,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義務。破鏡重圓,本就是個理想境界,更何況重圓的代價是另外兩個家庭的破碎。人們總是希望付出和回報成正比,卻往往忽略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 ? ? ? 和好容易,如初太難。
? ? ? ? 所以,阿瑞擁著NJ表白時,NJ也抱住了她,卻用手掌輕拍她的后背——“別傻了,我們,回不去了。”肢體,是最含蓄也最直白的語言。
? ? ? ? 我能理解阿瑞第二天一早的不辭而別,正如前文所說,真正的離開,都是這樣的。
? ? ? ?
? ? ? ? 婆婆
? ? ? ? 影片中的一面鏡子,或者一枚樹洞。想想也是悲哀,我們只有對著這樣的人,才有膽量說出心底最真實的想法——自己都不敢直視的,那個自己。
? ? ? ? 一邊站在道德或學術的高度去評判和指摘他人,一邊,連真實的自己都不敢面對,這就是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
? ? ? ? 推薦我看這片子的老王用“偉大”來形容它,不過分,也有人說,《一一》是楊德昌寫給臺灣的一封情書。納須彌于芥子,正如老王所說,每個年齡段的人在這部片子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們就是這樣活著,經歷著,成長著,收獲著,也丟棄著,最終琴瑟和鳴,春江泛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