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筆人門廊
一名作家如想擁有豐富的、敏銳的情感材料,需要作家善于觀察生活的每一處細節,仔細聆聽他人的故事,作為一名他人生活的旁觀者,還要揣摩和體驗他人的內心情感,從而轉化為自身的情感記憶。這樣寫出的文字才更容易走進讀者的內心。
舉個例子,在閱讀中我們發現,有些人寫的雞湯感人至深,喝下這碗雞湯后讀者從內到外都充滿著朝氣蓬勃的能量;而有些人的雞湯則平鋪直敘,只有硬邦邦的骨頭,肉和湯都消失不見。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想這和作家情感記憶的調動能力不無關系。
程序員·家有程序猿
作者:一只努力的蟹
“我電腦壞了,你男票不是修計算機的嗎,能幫我看看嗎”,說這話的是我的舍友A。
“我電腦很卡,能不能讓你男票重裝一下系統”,說這話的是我的舍友B。
我把這反饋給H先生,“我不是修理電腦的”他一臉憤憤的說著。
我一臉懵逼,學計算機的不應該都會么,這讓我怎么跟舍友交代。
可是他雖然還不會,就各種百度搜索,竟然也給安裝好了。
事后,他語重心長的跟我說“傻嫚,計算機分硬件和軟件的”。“噢,懂了”。
游戲·《大唐無雙》手游評測報告:玩法過多耗時長,對于喜歡國戰的玩家來說可以嘗試
作者:江湖人稱老鐵
國戰類游戲最核心的應該是大型的團隊戰爭,同樣游戲里面設置了陣營基地跟物資戰爭等較低等級就能體驗到的團戰玩法,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覺得研發團隊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因為在戰斗過程中總覺得意猶未盡,一直很疑惑自己為什么打不過別人,想提升自己的實力卻不知道何種途徑才是最有效的,本來是沿著主線任務一直體驗的,半路殺出各種各樣的任務,讓我的選擇困難癥又尷尬了,而且玩法的勝利標準對于我這種新手來說簡直是一無所知,而且在界面中也沒有提示;這一段屬于吐槽的內容,誰讓我對端游一無所知呢,具體的戰斗體驗感受還是非常好的,就是這一塊的設置應該有更好的表現方式
作者:茂趣創意
這是由包豪斯時代著名的設計師 Lazar Markovich Lissitzky 所創作的海報(李西斯基)“Beat the Whites with the Red Wedge”,它的創作意涵是要表達“讓紅色共產主義打擊白色資本主義”,在這邊三角形的形狀象征了攻擊的一方。
設計感悟:平面設計的基礎要素就是三大構成,而三大構成源自構成主義,沒有構成,何談形式,更何談風格。
讀圖時代·【視覺天下VOL.50】偷襲珍珠港
作者:cod9
作者:企鵝吃喝指南
在一眾嶺南老饕的眼中,它的美味度更遠勝大閘蟹,膏如溫香,肉似軟玉,嫩滑甜鮮,連張小嫻都忍不住要擊節贊嘆:
“吃蟹多年,兜兜轉轉,一天,在酒家叫了兩只清蒸奄仔蟹,竟然發現奄仔蟹才是最好吃的蟹。不需姜蔥、不用豉椒、不用蒜茸、不用雞油、不用蛋白,隔水蒸好就可以吃,味道鮮甜,蘸些大紅浙醋,齒頰留香。”
它,就是奄仔蟹。
影視天堂·歡迎來到韋斯·安德森的奇幻國度?
作者:巴塞電影
可以說,韋斯·安德森在拍攝電影時就好像是手中拿著調色盤的畫家,盡心盡力地為畫面中的每一個物件、天空、人物、建筑物填上該有的顏色。這些獨特的配色方式,一方面讓觀眾為之驚艷,另一方面又凸顯了故事的戲劇性,最終這也成為他的電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路上·搖滾,你到底可以怎樣隨心所欲 | 北倫敦Camden Town
作者:學院巷1號
對他們來說,二手是不拘一格,是發現和創造。所以,Camden Town也是英式搖滾和崩克文化的重鎮。
他們在這里聚集,發酵,激發靈感,無病呻吟,燥動不安,又反過來創造出倫敦的時尚、流行音樂和消費文化,并使之成為倫敦個性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這似乎可以解釋,Camden Town為什么既是倫敦最大的二手市場,又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英倫搖滾(Britpop)的搖籃。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簡書·閱讀周刊》第12期(2016年9月)
《簡書·想法專題周報第4期》:思想象愛和死一樣,別人不能代替
影視天堂精選(第六期):談談電影的“顯隱”之道主編:魔鬼的贊歌
私信官方微博@簡書或在簡書公眾號(jianshuio)后臺回復“簡書小明”,獲得簡書小明微信號,進入豐富多彩的簡書社群。
專題主編仍在招募中,對博物感興趣的盆友們快來聯系小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