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王利珍堅持原創分享第414天
今天聽于丹講《莊子》。感嘆于丹的博學和思想的深邃。
莊子善于用故事表達自己的觀點。小故事大道理。很多耳熟能詳的故事,于丹和人生相聯系,耳目一新,也倍感深奧,她的解讀數次打破自己的思維局限。很是受益。
相同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價值。
宋國有這么一戶人家,他們家還真是有稀世的瑰寶,就是家里有個秘方,這個秘方能夠在寒冷的冬天讓人手腳沾了水以后不皴。他們家有不皴手的藥啊,所以就世世代代以漂洗為生。有一天有一個過路的人,偶爾聽說他們家有這個秘方,跟他商量,我以百金來購這個秘方,全家人一聽晚上就開了個會,說咱們家這個秘方雖然由來已久,但是全家人這樣漂洗為生,咱們也沒見過百金呢,人家花這么多錢不就買個方子嗎,干嘛不給他呀,咱賣了吧。
當時戰國時候,各個地方都在諸侯混戰之中,為了爭地而戰,那么在東南部就是吳越之爭,吳越之地,靠近水鄉,這個人從宋國拿了秘方直奔吳國去給吳王講,如果你要是選在寒冬臘月真正向越人發起水戰,那么有此秘方,軍士可以手腳不凍手,不生瘡,可以拿著兵刃,而越人沒有這個秘方,你可以去試一試這個效果,吳王就聽了他的建議,拿這小小一個秘方開始向越人發起了水戰,這一戰吳國大勝,所以這個提供秘方的人,裂地封侯,馬上身價非同一般。
一碗米在一個家庭主婦的手里,往里加點水,蒸一蒸,半個鐘頭一碗米飯出來了,就是一塊錢的價值。要是在有點頭腦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泡一泡,發一發,分成四五堆,用粽葉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塊錢的價值。要是到一個更有頭腦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適當的發酵、加溫,很用心地釀造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塊錢的價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錢,因人而異。
有一句話說的好: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決定了他的境界大小。境界大小會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人們常用世俗的眼光去判斷事物的價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價值。
一張白紙,中間一個黑點。大境界的人不光看到黑點,還能看到黑點外99%的白。而小境界的只看到了黑而耿耿于懷。
說到這里,非常感謝自己的母親。自己現在很滿足于如今的生活,感恩母親的大格局。
母親只是個上了小學三年級的農村婦女。爸爸工作在外,家里農活多,缺少勞動力,可母親并沒有因為此而放棄對我們姊妹幾個的培養。
村里大多數孩子都是初中沒畢業就不上學了。而母親總是告訴我們:再苦再累也要供你們上學。除非你們自己不想上。
有個場景一直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那是夏天收麥子時節,媽媽在前邊拉堆得象山似的車子,我們姊妹幾個在后邊推。記得好幾次,當我們拼盡全力把車子拉上又長又陡得坡時,媽媽一下子就癱倒在路邊。看著媽媽臉色蒼白、呼吸困難、汗水直流、蜷縮路邊那痛苦的樣子,我們姊妹幾個不知所措的哇哇大哭。媽媽艱難的睜開眼睛說:“沒事,沒事,歇一會就好了!”從那時起,我就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我要走出農村,我要讓媽媽過上好日子,我要讓自己不再重復媽媽走過的路!因為我知道,我孱弱的肩膀承受不來那樣的重體力勞動,我要用另一種方式養活我自己和回報母親!
現在,我和姐姐有了穩定的工作,哥哥嫂子辦了企業。生活都很不錯。
爸爸媽媽異于村人的眼光,使我們現在都站在了一個高于村人的平臺上。我們的孩子也比村人的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當我們的孩子在大城市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時,村子里的孩子還在四處奔波打工,漂泊不定。
如今媽媽住到了縣城,生活安然幸福。回老家都是我們車接車送。而我的那些老家奶奶爺爺,生活窘迫者居多,他們孩子自己的日子都過不好,就談不上給他們更多的照顧了。
于丹說: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們過往的生活大體相同,不在于客觀提供給我們哪些機會,而在于我們的心智,在有用無用的判讀上,確立什么樣的價值觀。
記得我家嬸嬸常對我媽說的一句話是:女孩子家上啥學,能認個名字就可以啦!所以她家孩子都早早不上學,在家幫著干農活。早早嫁為人婦。
嬸嬸認為讀書是無用的,干活是實在的。而我媽媽的認為是讀書是長遠的,關乎孩子一生的,干活是眼前的,少個人干活是暫時的困難。
說的高雅點兒,就是媽媽的價值觀和村里其他家長是不一樣的。我們一家一直到現在在村里被仰慕,感恩媽媽。感恩媽媽的眼界廣,境界高,感恩媽媽一輩子不辭勞苦的付出。
如今,我也常常對自己的孩子說:我和你們的爸爸不會把你們要求你們必須在離家近的地方工作,我們有經濟能力照顧自己,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你們能飛多高飛多高,能飛多遠飛多遠。我們能做的就是永遠支持你們,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