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絡
前段時間去深圳出差,見到了以前的大學舍友。好幾年不見,舍友的變化很大。
還記得當初的她與我一樣酷愛穿T恤和運動鞋,現在看著她穿著套裝,踩著高跟鞋,化著精致的妝容,真有些認不出來。
我們一起吃過午飯以后就來到她的公司參觀。她的公司位于靠近購物中心的大廈,電梯上去,那里的辦公室風格就像是電視劇里的一樣。我們走到她的辦公室喝茶,看著窗外深圳高樓林立的風景,突然覺得自己一下子和她的距離好遙遠。
她已經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外貿公司,而我還是一個每月領著固定工資的小白領。我羨慕她事業上的成功,她卻艷羨我能夠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彼此回憶了一些過去的美好時光,然后就跳到現在,她開始聊著一些公司接觸國外大客戶,我說的是一些工作上的雞毛小事。
小聚了一會兒,就散了。內心稍微有些失落,曾經住在一個宿舍親密無間、無話不談的朋友,有一天也沒有了共同的語言。我很欽佩她事業上的成功,沒有嫉妒,只有羨慕。畢竟我們選擇的路本身就不一樣,那么現在各自的收獲肯定不一樣。
這或許就是成長的代價。尤記得當時的我們,連上廁所都要約好一起去的。然而我們在自己不同的人生方向上越走越遠,我知道我們再回不到從前,但仍然在對方心里保留著一個位置,只是不會輕易的再去碰觸。
有那么一段時間,我都無法適應這樣的轉變。細細想來,從小學到大學,那些曾經親密無間的朋友走著走著就散了,失落過,孤獨過,也埋怨過。
有天,以個高中的密友正巧來到我所在的城市,她見到我的那一刻也是驚訝著我的變化。她高中畢業就選擇了結婚,這些年的重心就是孩子與家庭。與她一起聊天,好像也找不到共鳴。她三句不離孩子的話題,而我對這些完全沒有經驗,所以聊著聊著,有時候就會出現幾秒鐘的安靜。那氣氛是有些尷尬,但我們相視一笑,好想都明白了什么。以前我們可是無話不談。
她走后,在列車上給我發了一條很長的信息,大致的意思也是有那么一點失落。這一刻我突然明白,其實我并不是孤獨的。這只是我們在成長中不可避免的經歷,我們總要去新的地方,認識新的人,開啟新的生活。
后來我也給她回復了很長的一條信息,告訴她我相同的感受,在信息的最后,我還加了一句:“你永遠是我的朋友,我的心里一直有你的位置。”然后她給我發了一個大大的笑臉。
有那么一段時間,特別不適應呆在家里,尤其是不想給自己貼上“宅女”的標簽。和朋友看電影、吃飯、逛街。有時候和朋友在寂靜的咖啡店,聊著一些八卦,聊著一些有的沒的,一呆就是一下午。
再怎么盡力的想聚在一起,總有分開的時候。特別是分手道別的時候,各自往不同的方向回家,心里除了失落,也有一些不安。失落的是,還有那些沒有被填滿的“孤獨”。不安的是,又虛耗了這么一個下午,什么實際的事情都沒有做。
可每一次都止不住自己想要找點“樂子”來驅散生活中無聊的時光。然而就算我怎么去拓展我的人脈,怎么去參加社交,總有我獨處而感到無聊的時候。
有一次,表姐要出去考試,讓我代她在家里看一會兒孩子。我陪著小寶寶在客廳里看了電視,玩了大概兩三個小時。表姐急急忙忙的回來,滿頭大汗,奔向廁所去擠奶。
表姐說,自打生了寶寶,基本就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以前大把大把的閑暇時間卻靜不下來,都用在玩上面了,現在想要提升自己,只能不斷地擠時間。
她一直要把那個翻譯證書考下來的,只是當初的時間都荒廢掉了,現在只能趁孩子睡覺的時候擠出一些時間來學習。而這次考試,因為還處在哺乳期,奶一下子就漲了,只能頂著疼痛答完題。
我突然間看到了以后的自己。上帝給每個人獨處的時間,絕對是有意義的。都說獨處才是最好的增值期。而我們總是貪戀與朋友相處的時光,生怕一段時間的不見,就疏遠了彼此,或者落了單。所以不得不用力地去抓住,可有些朋友,要丟的總會丟,要散的也沒有辦法抓住。
漸漸發現,朋友的陪伴不會像年少的時候那么多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是一個人。
年少的時候,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人能夠陪伴左右,而現在能一直陪在你身邊的其實也就是你自己而已,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需要經營。
有句話說的好:守得住寂寞才撐得起繁華。總要努力地走好自己的路,追逐自己的夢想,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一個人去創造出來。
當一個人的時候,才能夠認認真真的去思考與反省。一個人的時候,才能夠用心的與自己對話。一個人的時候,才能好好地學習。一個人的時候,才能夠有效地自我增值。
曾經非常的懼怕孤獨,現在漸漸發現,其實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而這份孤獨或許你也可以用別的詞語來命名,比如“獨處”,比如“沉淀”。取決于你怎么看待而已,但它一定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