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人士的普遍形象是,天天加班,頓頓盒飯,滿腦子BP投資人,每天做著一夜暴富的夢。我的合伙人經常說,不要讓投資人知道你在寫作,否則人家會覺得你很閑,不夠投入,不會把錢投給我們的。
可是作為一只創業狗,也有一顆文藝的心需要安放啊。我的人生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和文學失之交臂,總得努力繼續向她靠近,不然萬一哪天創業成功,兜里揣著錢都不知道怎么花,那可怎么辦?
如果我有這么個愛好,好歹可以努力幻想掙錢以后買下一家出版社,想怎么出書就怎么出書。這樣不是工作得更有激情么?
然而寫作與創業一樣,BP再吹得天花亂墜,最終也得有產品,有客戶,有數據支持。寫作的夢想再偉大,還是要落實到閱讀量,寫作量,人物、結構和沖突之中。
我之前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天下文章一大抄”寫之前總得多讀。畢業十年有余,拋棄書本太久了,除了成功學、財富論竟然不知道還要讀什么才算是文學。,也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強制自己閱讀,于是,文學課是個不錯的選擇,第一節課之前,老師的書單子已經開來了。
然后十年前那個在學校文學社里洋洋自得的青年,如今發現還有好多經典作品沒有讀過,正好用文學打發飛機上的無聊時光。
一旦動筆寫作,但凡是腦洞大開的人,總有無窮的情節想要堆砌,幻想容易,取舍難。文學課上的另外一項收獲就是得到了取舍素材的量器。人物、結構、沖突,我到底要說什么,我的人物到底什么樣,這樣的情節可不可以引發下面的結尾,課程中都一一點到了。
積累、工具全都有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接下來就是在每天加班結束,安安靜靜地爬格子,給著無聊的生活加點文藝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