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8年軟件公司的相關技術、管理和質量工作,頗有些心得,今天借著日更,沒啥要寫的,簡單聊兩句。
我是從事軟件/產品質量,不是硬件生產廠商,行業不一樣,質量工作內容完全不同。軟件里質量規范大多遵從ISO9000 和cmmi 體系,cmmi我玩的門清,有需要的可以私聊,無償貢獻經驗。
因為我是女生,以前也是程序員出身,后轉了測試和項目管理,最后走上了質量的道路,最終坐到了質量總監的位置(小公司的質量跟大公司有很大區別,我是小公司的)所以做質量,還蠻能體會程序員和項目經理的感受(因為都干過)。
技術的公司技術致上,技術人員都是“寶”,質量管理員在小公司,妥妥一名打雜人員。所以必須懂的溝通,才能讓技術人員愿意落地質量問題,強制不存在的,地位高不存在的。
說白了,質量與其他工作之間是協助配合關系,一方面是有職責和質量要求的框架約束,更重要的反而是與其他工作崗位的人要有“交情”,互相理解,并能讓技術人員感受到質量帶來的好處,大家的工作才好開展。
有很多人認為,質量就是監督。對,沒錯,質量就是監督,但是是監督事,不是人,認清這一點,才是做好質量的第一步。
質量人員容易:
1,被技術人員討厭,因為他覺得你在挑他的錯
2,公司質量上不去,高層第一個怪的是質量你沒管好
做質量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有的選,還是不要從事質量行業的好,有時我都覺得自己有點“古板”,“不講人情”。貌似質量的不符合項會給大家的考評帶去些問題,但實際質量是要全面負責各個流程,各項成果的,質量不好,質量人員會背鍋。
一個程序出了問題,難道是質量的錯?測試找到是bug,質量找的是不符合項。區別可大了去了。bug尚且用技術說話,我科班出身,對著程序員,技術一點不犯怵。但是程序員就認為不符合項是個什么鬼,不就是沒按照流程或者要求完成某件事嗎。
來說說不符合項,我給出的最多的是什么。
沒有按時提交項目文檔!
上述的不符合項是什么鬼?沒按時提交項目文檔?what?我提交就不錯了,晚一點,我忙啊,程序重要還是文檔重要?客戶重要還是文檔重要?我昨晚加班熬夜,實在沒時間寫文檔,你要給不符合就不符合吧。
所以說,質量人員需要有理有據,不卑不亢,懂技術,懂溝通,私下還要跟技術人員打交道(懂感情),關鍵時刻紀律+感情齊上,這樣質量才能落地,自己的工作才好開展。
我是小仙,專注定投基金的收納師,曾經在IT行業摸爬滾打,精通c語言,不懂JAVA,會Linux,但是不愛操作系統。分析軟件功一流,卻排斥學習硬件系統。技術這行飯吃的一點都不好。中年轉行來收納,收納物品,收納金錢,收納心靈,你想收納什么,可以來聊一聊,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