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學堂日更第11天】
今天是加入無戒學堂28天寫作特訓營的第11天,文章寫到1000字對我來說是個挑戰,堅持日更更是難上加難。沒有想到這次已經持續了10天,并且還有持續下去的愿望。
回顧下過去的10天,看看自己有了哪些變化。
1000字沒有那么難
從3月12日開始,一共寫文18篇,包括12篇日常寫文和6篇復盤文章,共27716字。字數最多的一篇有5000+。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刻意的去湊1000字,而是把自己對每篇文章主題的思考,按照自己的邏輯,自己的表達敘述出來。當完整的說完一件事情時,發現1000字并不難。
感受最深的是每周五的腦洞。第一次的作業我在第二天才完成,因為用了很久的時間才想到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第二次的作業則跟著課程,在限時1小時內完成,雖然當天的故事并不完整,但是能夠在1小時想到故事框架,并輸出1000字。已經遠遠超出了自己對自己的認識。
思考成為一種習慣
敏感度增強
剛開始的寫文,還是每天要求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主題。尤其是第一天,不知道該寫什么。幸虧在課程的最后布置了當天的作業,相當于是命題作文,寫完了第一篇。一周之后,發現自己的想法增加了不少,要寫的主題也越來越多。
敏感度增強,在路上看到羊,就想嘗試從羊的角度來看世界;下了雪,便出去感受雪后的身體狀態和心境;聽完課程,總結自己學到的東西和反思自己的不足;每看一會書,就鼓勵自己去和作者,去和里面的人物交流,想象自己是他們。
慢慢的也就不發愁自己要寫什么了。其實每天發生的事情有很多,有足夠多的素材。自己能想到多少,表達多少,就在于能在每天的生活中思考多少。
接受更多的反饋
之前的我很少在微信群里說話,首先是沒什么話要說,其次是擔心自己說話不到位,影響氛圍。最近有個很大的變化,就是越來越喜歡和每個人交流,開始接受他們的反饋。甚至有人說的某句話,讓我有了更多要寫的東西。
認識自己的不足
之前對寫作了解認識不足,分辨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自己寫的東西確實爛,但又不知道爛在哪里。
在跟著課程學習之后,學習了更多的寫作技巧。對自己的不足逐漸清晰,也就可以對癥下藥。也能發現一個作品中好的地方,去學習;哪些地方不好,自己也要避免。
延遲滿足感
在2017年第一次參加無戒訓練營時,每篇文章都要去查各種資料,找配圖,改排版,力求篇篇精品。但事與愿違,現在回過頭去看,每篇文章都像修飾過的花瓶。乍一看,挺清新,但其實沒有真情實感,耐不住琢磨。
現在的自己,沒有那么著急,沒有17年強迫自己寫東西的那種痛苦,而是更享受現在把想法變成文字的過程。現階段的目標就是可以保持思考,保持每天都有輸出。
和訓練營的其他同學比起來,我才剛剛開始。有很多人已經堅持寫作幾年,現在才開始簽約。無戒則是在高中就開始寫小說,能有現在的成績,是10多年的積淀。
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期待一年后的自己在寫作上比現在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