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 烏爾禾
不意我們再次起床時,窗外已成冰雪覆蓋的童話世界。 酒店前臺有許多人詢問和傳遞著消息,我們得知區間車已停運,景區也已經封閉。本來購買了二進喀納斯的門票,還想趁著早上有云霧時去看“三灣”,只能作罷。
五個人退了房,想著在大雪封山前盡快離開。然而交警已封鎖了唯一的出口,我們只好打個掉頭,去加油站排隊加油,等雪停。
雖然天氣阻斷了原本計劃好的行程,但茫茫雪景與山、樹、人、屋相映,不失為一種靜謐風光。
好在我們駕駛的是四驅車,等幾輛掃雪車通過后,由警車在最前方開道,逐步放行四驅車以低速和遠車距的方式下山。下山時,遇見大隊車馬仍在攀援上山——這恐怕才是十一出行游玩的大軍。老爸不禁得意和慶幸第一晚連夜趕路是個明智的選擇,否則,我們很可能也是堵在路上的一員,就算上了山,被圍困在大雪中,且得等到天晴才有機會進入喀納斯景區呢。
走出霧蒙蒙白茫茫的雪山,再度路過布爾津,沿途恢復了一望無際的戈壁風光,我們繼續趕赴此行的下一站——烏爾禾。
在天黑之前進入烏爾禾區,安頓好吃住,恰聞酒店前臺說因持續降雪,今天沒有從喀納斯離開的人預計得在山上停留三天,大伙又一次感嘆一番。
等待和趕路的一整天看似百無聊賴,實際仍有許多意趣。
例如我們在酒店門口偶遇一只活潑的哈士奇。主人騎著電動三輪車,它跟在一旁,看到我們,它先是跑過來聞了聞我的腿,又來到母親身邊,只剎那間就抬起了上身,將兩只爪子往她肩上搭了一下,就跑開了。母親驚訝地喊了一聲,這瞬間發生的事讓大家都有點沒反應過來,狗的主人估計也嚇了一跳,連忙喊著它離開了。我是不怕狗的,倒覺得它這樣直接的表達友好又可愛,母親雖然沒有我那么喜歡狗,這天居然也沒被嚇到,而是很開心的樣子。算得上一個小小驚喜。
又如我們在酒店的停車場見到有人睡在車頂帳篷,圍觀了一陣,感覺以后也可以嘗試。
還有酒店旁兩排賣金絲玉的小店,店內玉器質量上乘,價格低廉,雕工精美,各有特色,吸引我們流連忘返,直逛到11點多才回酒店休息。
10月4日 魔鬼城 克拉瑪依 奎屯 烏蘇
烏爾禾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是維吾爾語“陡壁的小丘”之意。風蝕讓這里的山丘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狀,激發著人們的想象力。據說大風刮過時的呼嘯聲會令人感到恐怖,再結合眼前荒涼奇異的景色,人們便將此地命名為魔鬼城。
到訪這日雖無大風,奇異和荒涼的土地還是值得一看。景區提供來往于各景點之間的區間車,我們乘車走走停停,游覽一圈,到了最后一站,又開始了自己的探索,沒有繼續坐車,而是向山地深處走去。皆因昨晚夜訪玉器店,聽老板說魔鬼城就可以撿到原石。今天低頭仔細尋找,果然可以找到不少,還順帶看到了一些不知名的沙漠植物和穿行其中的小蜥蜴。帶著發財的心情,找著找著便入了迷,五個人全在低頭尋寶,不知不覺就走遠了,放眼四周只有我們幾個。中途本想勸大家回到上一個點等車,善于探索的老爸早已走在了最前面,堅持不走尋常路。于是索性拍拍照片,撿撿石頭,爬爬柔軟的山丘。走一走,也就尋到了大路上。忽然,大伙被路邊的什么吸引住了,我也探頭去看,他們悄悄說:“是黃鼠”。我定睛一瞧,果然有一只與地面顏色極其接近的小動物,長長的黃尾巴中間有一道黑色花紋,銜著一只樹枝,正飛快地跑過,跑一段后又會倏地停下,裝作自己只是一根掉落于地的樹枝。我們稍微走近兩步,轉眼它就鉆到了微凸的小土堆里。土堆有幾個出口,估計就是它家了。
托了老爸脫離大部隊的福,我們才得以找到玉石,看到黃鼠,有更豐富的旅行體驗。所以不用總是循規蹈矩,對吧?
告別魔鬼城,我們向克拉瑪依進發。沿途是綿延不絕的“磕頭機”,蔚為壯觀。來到城市邊緣的黑油山,這里無需鉆井、地面上天然就會冒出黑色石油,不大的山頭上圍著多處黑色的“石油湖”,可以親眼看到油在咕嘟咕嘟地往外冒,令人嘖嘖稱奇,真切感受到新疆是個資源豐富的聚寶盆。
黑油山的星級洗手間也讓人印象深刻,不僅做到了干凈整潔,紙巾洗手液一應俱全;還會播放景點介紹,溫馨提示。應該位列我所見過的最棒的公共衛生間之前三甲。
我們沒有進入克拉瑪依市區,繼續驅車向南來到奎屯和烏蘇。這天正值中秋,大家吃了一頓暖和的串串香火鍋,配上清爽又便宜的紅烏蘇啤酒,共度佳節。五個人的晚飯竟然一共只花去137元,大家都表示不敢相信。
10月5日 石河子 烏魯木齊
至這日,我們北疆行規劃當中的景點已基本走完,數數還有兩天才回家,于是將趕路模式切換至悠閑模式。本來想去那拉提草原和鞏乃斯林場看看,可惜由這里通往它們的道路已經因為大雪封閉了,而且到明年六月一日才會重新開放。接下來去哪兒呢?我們搜索附近的城市和景點,決定去石河子看看。
石河子市很美,城市干凈,綠化也好,仿若南方。我們在軍墾博物館流連一個下午,認真參觀展品,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洗禮。想想那些一腔熱血建設新疆的先輩們,從無到有,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奮斗,就這樣奉獻了一生;想想那些湖南、山東、河南的妙齡少女,看到援疆啟事就毅然往千里之外追尋信仰,從此不再離開,心中也是感慨萬千。現在的我們,還有那般純潔和無私的理想嗎?令人印象頗深的展品有王震將軍的書房、陶峙岳上將為孫女命名的家信,還有一件補了296塊補丁的軍大衣。它們無不提醒著我感恩和珍惜。
走出博物館,正對面是個寬闊的廣場,旁邊連著公園。時間是下午四五點鐘的樣子,已有許多各個年齡層的人們在廣場上跳舞。跳的不是一般的廣場舞,而是充滿了民族風情的新疆舞。大家動作并不統一,看得出是臨場發揮,隨性之至,男性瀟灑,女性活潑,各有各美,快樂洋溢在臉上。我們簡直要看呆了,果然能歌善舞的民族連廣場舞也不一般啊!眼前歌舞升平的景象,毫無矯飾,自然而然,讓人感覺這就是“百姓安居樂業”的樣子。轉過彎,來到一個小花壇旁,恰有三個人的小組合在跳舞,我們也忍不住跟在他們后面學著跳,一曲終了,向他們獻上誠摯的掌聲,大伙都笑了。此時,天空漸漸飄起小雨,我們于是不再多作逗留,前往終點站烏魯木齊。
靠近烏魯木齊的時候,深刻地感受到這新疆第一大城市是多么擁堵。我們幾乎是以挪動的方式進了城。路上車水馬龍,各種高架橋,讓人暈乎乎的。也是在烏魯木齊,最為集中地見到了少數民族朋友們,長相歐式的帥哥美女忍不住讓人多看幾眼。我們住在國際大巴扎附近的賓館。“大巴扎”意為集市,國際大巴扎既然頂著“國際”的名號,想必物品亦是包羅萬象,不同凡響。我們備好錢包,計劃明天去血拼一番。
10月6日 烏魯木齊
這日依然是個朦朧的雨天,幸而旅行最后一天的行程比較輕松。上午在國際大巴扎購物,下午在新疆自治區博物館了解歷史。
國際大巴扎售賣的商品主要是具有民族風情的首飾、服裝、日用品、工藝品、化妝品,食物則多為葡萄干等干果。特色體現在繁復耀眼的花色裝飾和閃閃發亮的各類器皿,有穿越到一千零一夜和阿拉丁神燈里的場景的感覺。稍顯遺憾的是這里許多店鋪售賣的產品大同小異,雖說面積大、樓層多,其實重復的內容也多,估計是來自有限的幾間供應商,漸漸地也無眼前一亮之感。創新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家空手來到這里,離開時則是滿載而歸,把斬獲的戰利品放回車上,轉身乘坐公交車去區博物館一探究竟。這一路上的交通狀況仍是堪憂,車一直處于一走一停的狀態,從不暈車的我都有點昏昏沉沉。第一次體會到原來堵車是這么“糟心”的一件事。
區博物館面積不甚大,即使在雨天也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參觀。展館區域舉辦了四個展覽,分別是涵蓋新疆歷史沿革的古代文物展、介紹新疆民族風情的蠟像館、新疆干尸特展和文物修復工藝展。展覽內容博古覽今,印象較深的是民族展和干尸展。
都說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對于少數民族的印象,來自從小學習的《思想品德》和《地理》上,來自生活中遇到的有飲食禁忌的回族同學,來自旅游節目里身著特色服裝的美女,也來自小時候收藏的印有各民族的郵票。可是細想來,似乎從來沒有記住過這五十六個民族的名字,也沒有對與漢、滿、回、蒙、維、藏相比更為小眾的民族有太多了解。直到此次新疆之行,遇到了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圖瓦族、東鄉族的朋友,看到博物館中展示的新疆各民族風情和生活習慣,才真正激發了想要深入學習一下五十六個民族的來源、分步、民俗、服裝等的想法,至少也要熟知各民族的名字吧。民族展擷取少數民族生活中的一個畫面制成蠟像,旁邊附有該民族特點和在新疆生活狀況的簡介,展品區域則包括服裝、農具、生活用品、特色樂器等。世界果因不同而美。
博物館里的一大熱門——干尸展,給參觀者帶來的則是另外一種體驗。新疆出土的多具干尸都頗有名,以前也曾在電視上偶爾看過小河公主的故事(是的就是央視的《走進科學》= =),不意能真的在博物館見到她。干尸展包括有名有姓的將軍,神秘的小河公主,也包括老人和小孩。許多參觀者都半是害怕、半是好奇地經過,也有膽大的仔細上前觀察、拍照。我則介于恐懼和勇敢之間,假裝鎮定地走了一圈。博物館促成參觀者進行跨越千年的生命對話,祖先的故事里有輝煌、燦爛,也會有突然的凋敝和死亡的氣息。我們又會留下什么,引發后來人的遐思呢?
10月7日 返程
收拾行李和心情,乘早班機返回深圳,就這樣結束了北疆之行。心內自然有些不舍。旅行的一周褪去了城市生活的麻木和拘謹,用嬰兒般的眼光看著嶄新的世界——天地遼闊,一日經歷四季變化,一時產生別樣體悟,于是塵世不再紛擾。
旅行是一種放松,一種激發,一個拓寬世界邊界的機會,一條尋回好奇心的路。打開心門,是撲棱棱的翅膀聲,贊美這久違的自由。
新疆,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