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還記得兩個月前,我和閨蜜走在校園的路上,吃完午飯后,一起感嘆自己又胖了。一直以來,我倆一直在減肥,肥卻一直沒減下去。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像是突然醒悟了一樣,對她說,“如果是剛進大學,這樣抱怨我覺得還能接受,可是我們已經大三了,三年的時間,如果堅持,怎么會減不下肥呢?所以,只能怪自己不努力,不堅持。”她聽著我的話,沒再吱聲。
大一剛入學,在周圍人都急著修選修課的時候,我一點兒也不著急,心想才剛剛上大學,那么著急干什么啊。結果到了大三,整個選修課教室只有幾個大三學生,其他全部都是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那時候又要忙著修專業課,又要上選修課,還要復習考研,才開始后悔為什么不早點把選修課的分修滿。
大一開始接觸簡書寫文章,一直夢想著能出一本自己寫的書,可是當時自己興沖沖地寫了幾天就放下了,因為很忙啊,忙著社團活動,忙著考證,忙著很多東西,等再回來看的時候,才發現當初一起寫文的小伙伴已經有了很多粉絲了,再后悔也沒有用了。
2.
因為準備考研,所以在這學期提前修了大三下和大四的幾門課,再加上本學期的專業課和選修課,大大小小有十多場考試。那時候覺得自己實在太慘了,在周圍同學看視頻約會的時候,我還在上課。因為怕考試不過,一下課就跑去圖書館自習。
在這么忙的時候,外出一個星期去參加扶貧攻堅第三方評估活動,白天走訪,晚上錄入,還擔心著學校落下的課程。考試結束后,和寢室的同學查成績,才發現自己雖然課程多,但完成的更好。那時候就覺得忙起來的感覺也很好。
以前有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實在太忙了,這個不能做,那個太耗時間,推掉了很多活動。結果空出來的時間并沒有用于學習和發展,反而花在了玩手機上。如果不能好好安排時間,那倒不如讓自己先忙起來。很多時候我們并不忙,只是想要用自己很忙的狀態做做樣子,用假裝努力的樣子麻痹自己。
可是時間花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你一邊攤開書,一邊玩手機,到了出成績的時候拿著不及格的卷子,向他人哭訴自己的所謂努力,以此來獲得內心的安慰,這和戲精有什么區別呢?
3.
太多時候,我們很忙但是很焦慮。因為大部分時候,我們把時間都花在了假裝忙碌上,真正用在正事上的時間很少。
我們總是借口自己太忙,推掉了好友的聚會,推掉了和家人相處的時刻,而真正空下來的時間還是先玩玩手機吧。每天晚上睡得很晚,因為想起這一天,好像也沒干什么事情啊,不敢睡,睡了一天就沒了。晚睡導致第二天起不早,結果一天又要開始循環。
以前在微博上看過一句話――白天過得用力一點,深夜睡的安心一點。這句話送給每一個人,希望每個人的忙都是真的在忙,而不是借口太忙而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