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在手中的并不是擁有,比如沙礫;嚎啕大哭的不一定是悲傷,比如表演;時光帶走的也不是所有,比如說人心的沉淀。
同事篇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住單身宿舍,下班回去都近6點半了,大多數(shù)同事要么是在宿舍樓下的小店里買點東西湊合當晚飯,要么是跑到北邊那條美食街去吃碗面或是麻辣燙類的,吃完就在宿舍上網(wǎng)或是看電影電視劇。而我和室友(也是校友)用同事的話來說就是要折騰一番,先去菜市場買菜,然后回來洗切炒,兩人合作忙碌一個小時后方可享用美餐。兩菜一湯,香溢四處,我倆邊聊邊吃,夏天還偶爾喝點扎啤,那叫一個舒坦。那時候,我認為這就很幸福。
隔壁宿舍的同事每次見到我都調(diào)侃到:“你們南方人就好折騰,吃個飯就像完成多大事似的,又是炒又是燜又是煮的。”
室友接過話去:“俺可是地道的山東人,民以食為天,我們這叫享受生活。”
其實我倆都明白每次電話那頭的父親母親總是再三叮囑注意安全注意飲食,所以我們一直堅持自己動手,一為不讓父母擔心,二對自己負責。不知道是不是受我們的影響,后來的日子里宿舍里自己做飯的同事越來越多,歡聲笑語也越來越多。
想如今,光陰如梭,我和室友都先后為人妻,為人母,變化萬千,遇到過坎坷,經(jīng)歷過無奈,心靈的困境早已化作堅定,沒變的是對生活積極的態(tài)度,是對幸福的追求,是向快樂奔跑的勇氣,因為我們一直都在生命遠行的路上。
家人篇
我?guī)е⒆踊丶疫^年的這一天很多人盼了很久。我抱著對周圍充滿無限好奇和陌生感的兒子走下車,老公和父親在后面拿行李,母親見著她日思夜想的小外孫笑著說讓她抱抱,眼角的淚水打轉(zhuǎn)后還是流到臉頰兩旁,然后瞬間被母親拭去。兒子聽不懂老家的方言加上突然見到那么多的陌生面孔顯得有些害怕,小手緊緊摟住我的脖子,小臉貼著我,嘴里嘟噥著找媽媽。我耐心地給兒子介紹著家里的每一位親人,而隔天小家伙開始和姐姐家孩子搶東西吃,鬧著找雯雯姐姐帶他出去玩,還要和外婆躲貓貓,適應能力超乎我的想象。
“這次回來呆幾天?” 母親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我,見我只笑不答的態(tài)度,母親又說:“若是能過完元宵再走就好了”。我轉(zhuǎn)移話題指著即將出鍋的梅菜扣肉說:“媽,這肉要切炒到什么程度,這次我一定要學會……”。
偷嘗母親剛出鍋的菜,看著到處摸索的兒子,老公和坐在沙發(fā)上的父親探討新買的手機怎么連網(wǎng),我居然幸福地笑出聲,回家真好!母親終究是母親,她明白女兒的心思,而做兒女的又怎么能不懂她老人家的心意。我不敢給母親許諾,但在心里默默說,下次一定要盡量。因為世界再大,我們一直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工作篇
一份契合心性的職業(yè)可能讓人感到應付自如,成為令人興奮的經(jīng)歷,但絕不可讓它變成一種墨守成規(guī)的作業(yè)流程。我總是感到能遇著許多習慣研究的前輩們而慶幸,他們使我受益匪淺。即使站在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向前邁一步,我一直將其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成長是從點滴積累開始的,要在前進中進步,在進步中不斷完善自己。一路走來,是他們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影響了我,是他們協(xié)同作戰(zhàn),攻堅克難的精神激勵著我不斷向前邁進,是他們的包容和幫助加速了我的成長。
如果把金字塔拆開,也不過只是一堆散亂的石頭;生活如果沒有了目標,就只是幾段散亂的歲月,但如果把始終如一的努力凝聚到每一天,去完成一個目標一個夢想,散亂的日子就積成了生命的永恒。前輩干過的項目甚多,那一段段奮斗的歷程早已成為他彌足珍貴的財富。每每說起,顧而樂之,因為我們一直都在成長的路上。
唯有將幸福變成一種成長著的動詞,才能夠用那些美好的、粲然的、深情的去形容一個人的生命和人生。
因為我們一直都在路上,成長便是幸福,用心靈的呼聲,只為伴著我的人,只為溫暖我的人。
寫于20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