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點擊關注,您的這一舉動,既會激起筆者的寫作動力,更會讓您的認知收益持續累加!
每周工作八十到一百小時,一直持續工作了近二十年。二十年期間,既成為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華潤醫療集團創始CEO,頂級戰略大師、資深投資人。
同樣,也在這二十年時間,又成為了詩人、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歡喜》、《萬物生長》等,散文集《成事》、《春風十里不如你》、詩集《馮唐詩百首》、《不三》等作品,還寫得一手好書法。
對于大多數人來講,這或許是一個可望但卻不可及的目標,但在馮唐那里,卻做到了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工作不負生活。”
既收獲了工作上的成果,又品嘗到了生活中的喜悅,不但“逐鹿中原”,還用文字打敗了時間。真可謂,工作和生活兩不誤,
如此,令人嘆為觀止甚至匪夷所思的事情,馮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對此,馮唐將親身體驗、確實有效,做到工作和生活兩不誤的秘訣,概括成4個“有所”,寫到了《馮唐成事心法》這本書當中,在此分享給大家。
第一,有所逼
有所逼,就是不得已,使勁兒push自己。有句話,不逼一逼,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里。這句話,與我們常聽的那句“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如出一轍。
旨在告訴我們,一邊是工作,一邊是生活,不會自動配平,必須需要我們付出努力,而且是那種“心不甘、情不愿”的那種。
但這只是做到了逼迫的上篇文章,也就是逼迫自己工作。還有下篇文章,逼迫自己休息或者生活。
對此,馮唐坦言,他最長的一次工作時間達到68小時沒有合眼,然后,又足足睡了12小時,醒了過后,一照鏡子,發現自己的一根鼻毛都變白了。最累的時候,沒時間回家,便住酒店,沒時間睡覺,用游泳代替。
正是如此,馮唐在短時間內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得到了精進。但他慢慢地發現,這種狀態不可持續,否則,人會瘋掉的,而且最終效率也會因付出健康的代價而大打折扣,可謂得不償失。
于是,此后無論是在麥肯錫、華潤還是在中信,他都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鐵律:“晚上十二點之后不討論嚴肅問題。”
盡管看似解決問題的時間縮短了,但事實證明,效率反而變高,許多在十二點之前還討論不休的問題,被強制擱置后,第二天早上迎刃而解。
由“工作狂”到“生活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需要個人通過“逼迫”,將兩者強行分開,變得涇渭分明,才行。
第二,有所專
在這一方面,馮唐提出了兩點:首先是專心,該酒時酒,該花時花。說得粗俗些,能干啥就干啥,該什么時間干啥就干啥,別想別的,別做別的。
有一段時間,馮唐借繁忙工作之余,泡茶緩解心情,卻發現無論如何都泡不出輕松狀態下的味道,詢問專業人士,才得知,是由于工作上的事情導致泡茶不專心所致。
后來,馮唐便養成了一段時間干一件事情的習慣。當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縱使天塌了,也與自己無關。他還給自己作出了規定,凡居住的地方,一沒電視、二沒音樂,每進一家酒店,第一件事情便是關掉電視。
而馮唐之所以既能管理、又能寫作,還能翻譯,真正的“斜杠”人士,由此,可見一斑。
在他看來,該正經、該集中心力的時候集中不了心力,該放松的時候反而放松不了,這是成事的大忌。
其次,是專業。把愛好做到專業,至少半專業。工作是主業,自不必說,但工作之余,需要生活來占據與填充的時候,愛好必不可少,但若從愛好中能發現樂趣,嘗到快樂,卻又必須做到專業或者半專業,才可以。
所謂的“專業”,可不僅是說說而已,而是需要對一件事情的持續學習、深鉆細研,才能夠成就,并能通過相應的方式展現出來。
就比如,對于寫作這件事,馮唐稱自己是業余寫作,但寫作不業余,寫出來的東西不業余,而之所以能這樣說,在于他在寫作背后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其中就包括讀過近一百部英文長篇小說。
由此,才能對對硬氣地稱,這個領域我略知一二。
專心、專業,如同厘清工作與生活橫縱兩條線,一條管時間,一條主空間,要平衡,必須要有所專。
第三,有所規
就是要立個規矩,如果想工作、生活兩不誤,既要規范自己,也要規范別人。目的就在于盡量排除外界干擾,將平衡工作與生活的主動權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讓別人、讓外界也為自己加持與助力。
有所規,包含著兩層意思。第一層,形成約定。就是與他人之間既可以相互照應,又要彼此尊重,尊重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偏好與傾向,個人知道,與交往之人也需了解。
比如,你喜歡早上或者晚上工作,周末不希望被打擾等等,這些都是你對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方式選擇,而這一選擇有必要讓自己和周圍人,哪怕是關系要好的閨蜜、好友等,知道并遵守,久而久之,你便會享受到它給你帶來的紅利。
第二層,做到提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天、一周、一個月或者一年,有些事情對你來講特別重要,不容錯過。那么,就需要你提前做出安排,定下來,讓大家,尤其是與你有密切往來的人士知道,而且,還要讓其他不太重要的事情讓路。
畢竟,大家心里有數,你平衡起工作與生活,才會更加從容不迫。有所規劃、多做計劃,終歸要比眼前抓瞎,臨時抱佛腳,要強。
第四、有所貪
這種貪在于將個人的欲望變成自己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正向激勵,也就是說,完全可以將生活中的某種愛好,變成可正經獲利的途徑,然后理所當然地追逐。
正如馮唐個人所講,自己寫書,先是想得別人贊揚,感覺文筆可以,于是嘗試賣點錢,再到后來,被拍成電影,乃至成名,化為不朽,用文字打敗了時間,這些都未嘗不可。
曾國藩講過一句話,“而治事之外,此中卻須有一段豁達沖融氣象”,意思是在忙碌之中,要有一些豁達沖融的氣象,偶爾緩一緩,當自己是皮筋,稍稍給自己松一下。
如同,我用我的所謂“貪念”,將工作與生活變成一體的好玩之事,沒毛病!
手上有刀,心里有佛;腳下有鬧市,心中有山水。此乃化工作之累,享生活之趣的至高境界。
10年麥肯錫戰略規劃經驗、5年華潤醫療集團創始心得、5年中信資本投資管理啟示,匯成一部400余頁的《馮唐成事心法》,讓你更好地知己、知人、知世、知智慧,一字一句,一章一節,均是職場、乃至人生破局的實在且管用的道法門,讀罷此書,定會令人更懂職場,更曉人生。
@職路施語,20年職場人,專注職場領域人性研究,善用多巴胺的文字,激活你內心深處的荷爾蒙。